今日学习之旅:探索白居易的《卖炭翁》
学习核心要点:
- 了解白居易其人及其作品背景。
- 掌握诗中重点词汇,如“营”、“翩翩”、“将”、“直”等。
- 诵读体会古体诗的语言魅力,赏析诗中名句。
- 分析卖炭翁与宫使的形象,领悟人物描写的技巧。
- 感受卖炭翁的悲惨境遇,体会白居易对其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来自山西太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诗人。白居易继杜甫之后,成为“新乐府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其作品集《白氏长庆集》广为流传。
深入解析《卖炭翁》
诗文内容
有位伐薪烧炭的老翁,在南山的烟尘中辛勤劳作。他的面容被烟火熏得灰黑,两鬓斑白,十指因劳动而变得黑黝。他所得到的卖炭所得,都用来购买衣物和食物。
在严寒的天气里,他身着单薄衣物,却心忧炭价低廉,期盼天气更加寒冷。夜里的降雪为早晨的炭车轧出深深的冰辙。劳累一天后,他在市集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那骄横无礼的宦官及其随从突如其来。宦官手持皇帝的诏书,吆喝着牛朝宫中拉去。一车的炭,重达千余斤,却换不来宫使的半点怜悯。他们仅以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充作炭资。
译文解读
一位终年在南山伐薪烧炭的老翁,因其辛劳而面色显露出来。
他过着贫困的生活,需求靠卖炭所得来满足日常的衣食所需。
尽管天气严寒,他却期望着天气更冷以便卖得更贵的炭。
大雪后的清晨,他赶着炭车在冰路上艰难前行。
尽管身心疲惫,但他在市集外仍需等待买主。
那盛气凌人的宦官和他的随从为何如此嚣张?
他们假借皇帝的名义强行夺取老翁的劳动成果。
老翁对这突如其来的掠夺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辛劳付之东流。
诗歌注解
<em》卖炭翁是《新乐府》中的一曲,揭示了宫市的黑暗。宫市实则是公开的掠夺,由太监专管其事。
诗中的重点词汇如“营”、“翩翩”、“将”、“直”等均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语境应用。
主题探讨
此诗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劳动的苦难。通过卖炭翁的遭遇,诗人对宫市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与讽刺。
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深切同情,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