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父亲节的那天起,李念在社交平台上向已故父亲倾诉心声,累计留言已逾百条。
不论是工作、出差,还是结婚、生子及搬家等生活点滴,李念总会在经历喜怒哀乐后,默默地给父亲留言。
多数时候,李念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在被窝里写下这些留言,泪水和枕巾相互浸润。
习惯成自然:父亲的留言十年未断
李念自小性格内敛,不擅长交际,即使在家中也少言寡语。"至今我妈还常说,我的性格随我爸,话太少了。"
在他22岁那年,离开家乡去烟台工作,他怀揣着闯荡的梦想,与家人保持距离。在他工作半年后,一次决定不回家过年的选择,却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腊月二十八的那场车祸,夺走了李念父亲的生命。父亲的突然离世,使他心中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创伤。
作为家中的幼子,李念从小备受父亲的宠爱。在父亲离世后的日子里,李念常常感到迷茫和失落。
每当夜幕降临,他总会怀念父亲的无所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来说,父亲仿佛是完美的存在。
2013年6月16日,是父亲去世后的首个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李念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了对父亲的思念:"老爸,今天是父亲节,您在天堂过得好吗...现在有我和大哥在照顾家里,您该休息了。这是第128天。"
从此以后,无论喜怒哀乐,李念都会拿起手机与父亲聊天,仿佛成了一种习惯。他说:"如果一个月不写,我可能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成为像父亲那样的父亲
对于李念来说,提及父亲总是小心翼翼,避免揭开家人的伤疤。家中的三个孩子很少在母亲面前谈及父亲的事迹,回到老家也会避免回忆起父亲的过去。
尽管未能尽孝是李念的遗憾,但他感到庆幸的是,父亲在他心中的形象永远是最完美的。
直到自己成为父亲后,李念才真正体会到父爱的深沉。特别是当自己的孩子出生后,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的角色和责任。
初为人父的日子里,他忙于照顾妻子、学习照顾孩子、换尿布等琐事。
直到孩子出生第九天,他才写下留言:"爸,今天您大孙女出生第9天了...现在欣欣正在坐月子,孙女很乖...爸,保佑您大孙女健康平安、快乐长大吧。这是第3084天。"
随着孩子的成长,李念逐渐明白父亲的不易。他对女儿也给予了最好的照顾和关爱。
今年是李念父亲去世十周年。作为家中的一员,他有了新的想法。他认为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时将忌日当作节日来庆祝也许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通过自己的经历,李念希望告诉那些还有机会的年轻人多珍惜眼前的亲人多给父母一些陪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虽然会看这些留言但每次都会哭但我会一直写下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的李念为化名)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请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随时准备记录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