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传统言:“夏至品尝馄饨面条"
在的北疆,有句古话:“冬至饺子夏至面”。当阳光倾泻到最长的一天,夏至的脚步悄然而至。与此南土也沿袭着“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的习俗。无论南北,人们都以独特的方式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夏至之日,为何要食馄饨呢?其内涵深远。首义取其“混沌”之义,家长们希望给孩子食用后能破除混沌,开启智慧之门;南方夏季溪流众多,人们希望食之者能无畏水患,健康平安;夏令炎热,人们容易“疰夏”,而食馄饨则是顺利度过酷暑的象征。
馄饨的制作,其实颇为讲究。其做法简单易学,不仅夏至可食,还可多包冷冻以作早餐之选。细想之下,馄饨的美味关键在于其馅料与汤底。
一、制作馄饨馅:
优选五花肉,二八肥瘦最佳。为增鲜味,我们需加入海米一同剁碎。小葱切碎备用。再用姜葱水为肉馅去腥,将生姜切段拍散,大葱亦然,撒盐、料酒后反复,再加入清水,泡制十分钟以提取香味。搅拌时,顺着一个方向调匀,以避免味道混淆。
调味时加入盐、糖提鲜、鸡粉、鸡汁、生抽、蚝油及老抽。当肉馅上劲时,需分次加入葱姜水并持续搅拌至充分吸收。肉馅需搅拌得黏稠且有弹性,加葱花拌匀后摔打片刻使馅料更加Q弹。
二、调制馄饨汤底:
准备洋葱碎、小葱圈、桂皮、八角及香叶等材料。制作葱油时,需慢火浸炸香料与蔬菜,并时常翻炒以充分提取香味。炸好后调入香菜、虾皮、紫菜及各种调味品,再冲入热水或高汤即成美味的汤底。
馄饨皮可在超市或面铺购得。包制时在皮中放入适量馅料,对角折叠并封口即可。煮制时需注意火候,待水开下馄饨并转为小火煮熟后捞出盛入汤盆中即可享用。
在北方的夏至日,常有过水面之习。过水面即将煮熟的面条过凉水后捞出,再浇上提前做好的臊子。而面条在北方也被赋予了长寿的寓意。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长夜最短。人们常以面条象征白昼的无限延长,正如夏至后的日子里白昼逐渐变短一样;同时与南方一样,北方人也认为吃了“夏至面”才能安然度过炎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