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发造句(一言不发写一句话)

2025-02-1011:05:47常识分享0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伴随着微妙的互动,这其中,谈话更是一门需要技巧的艺术。

在交流中,人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独白、静听以及互话。谈话并非演说,更非训诫,不应由一人独占所有的发言时间,滔滔不绝地讲述,无视他人的存在。

虽然有些人的口部肌肉似乎特别发达,一开口便如江水滔滔,不容他人插话,他们可以从盘古开天地讲起,再慢慢引入主题,但有时也会让听者忘记主题究竟是什么。如果他们的言谈中确实内容丰富,“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也自然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

在英国的文人中,约翰逊博士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他在咖啡店中一开口,即使是最健谈的人也不敢轻易插话。像约翰逊这样的人才被视为文艺界的巨匠,可见其魅力所在。而那些学问风趣不及约翰逊的人,如果喋喋不休,就很难让人保持耐心了。

与此也有人选择沉默寡言,在交流中一言不发。这样的人在谈话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谈话如同演戏,需要听众的配合,而这样的人正是理想的听众。他们效法金人之三缄其口,用最经济的辞句回应他人,洗耳恭听。如果你也是“毋多言,多言多败”的者,那么与这样的人相对无言,或许可以共听壁上挂钟之滴答滴答。

不论如何,经验丰富的人都总是劝人多听少说,用耳朵代替嘴巴。那些不大开口的人总是令人捉摸不透,而口无遮拦则容易让人一眼看穿。谈话时要注意主题、腹稿、层次和头尾,不能语无伦次。

在谈话中,善谈与健谈是不同的。健谈者能使周围的人感到愉快,但有时会显得霸道;而善谈者即使舌灿莲花,也会给别人留出说话的机会。谈话的内容总是离不开人,谈论别人时需谨慎斟酌,避免涉及隐私和伤人感情。

在技巧上,谈话也有一些禁忌。比如“话到口边留半句”,这是劝人慎言的一种方法。谈话的腔调、嗓音、大小都需要一定的控制。过于大声或过于小声都会影响交流的效果。有些人的谈话公式化、机械化,令人难以忍受。而另一些人的唾腺发达,积聚大量泡沫,也不免让人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