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修养
——白居易之记
——
竹子,似乎与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竹的根基牢固,这便是它用来树立德行的基石。君子观察到这一点,便联想到那些善于建立事业且坚定不移的人。竹的笔直,象征着正直的品行;君子从其身上看到,便想到了那些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人。竹子内心空灵,仿佛能够容纳万千道义;君子观察到它的内心,便想到那些虚心接受、包容万物的人。竹节坚贞不屈,象征着立下远大志向;君子见此,便想到了那些磨砺名节、无论顺逆都能保持一致的人。君子们多喜欢种植竹子,将其作为庭院的实景。
在贞元十九年的春天,白居易通过选拔考试,被授予校书郎一职。他来到长安,寻找居住之地,最终选定了常乐里原关相国私宅的东亭。次日,他漫步至亭子的东南角,发现了一丛竹子,其枝叶凋零,显得毫无生气。他向关氏的老者询问,得知这是相国亲手种植的竹子。自从相国去世后,他人暂居此地,于是那些为了装饰而砍伐竹子的人便肆意斩伐,只剩下一些被砍剩下的竹子,高度不足寻常之半,数量也不过百余。其他普通的草木杂生其中,枝叶繁茂,虽然有无竹之状,却无竹之心境。白居易惋惜这些曾经经过长者之手却被庸俗之人轻视的竹子,于是他修剪了杂草,疏松了土壤,了其根部,不到一天便完成了整治。于是太阳出来时有清凉的树荫,风来时则有清脆的声音。竹子欣欣向荣的样子仿佛对白居易的善待心存感激。
啊!竹子虽为植物,但对于人类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它与贤者有相似之处,所以人们爱惜并种植它。那么对于真正的贤者呢?竹子与草木相比,就如同贤者与众人的区别。唉!竹子不能自己显示出与众不同之处,只有通过人的眼光来区分;贤者不能自己显示出优秀,只有通过任用贤者的人来区分。因此写下这篇《竹之修养记》,书写在亭子的墙壁上,留给后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也想让当今任用贤者的人知晓。
《梧竹溪堂图》——宋代夏圭之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棘竹幽禽图》——元代辅所绘,现藏于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
此外还有《梧竹书堂图》、《竹亭对棋图》、《竹炉山房图》以及《石门二十四景图-竹院围棋图》等作品,这些画作以竹为主题,展现了竹子的多种面貌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