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英语学习的难点与路径
英语学路上的困扰,一直是学生的共通挑战。毕业季时,无数同学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苦战。令人疑惑的是,为何亚洲其他的人们在英语掌握上显得游刃有余,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自如交流。问题的根源何在?是教育方式存在误区,还是深受中文影响导致思维转换困难?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绝对,但与我们的英语教育方式不无关系。我们的英语教育过于侧重语法教学。回想起从初中开始接触英语,老师便大量灌输英语语法知识。练习题中,无论是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还是改错题,语法无处不在。更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有些题目似乎并不在考查语法本身,而是在考验我们的“智力”。这些题目中充满了陷阱,即使是英语的学者也未必能答得尽善尽美。这显然偏离了英语教学的初衷,因此学不好英语也不足为奇。
笔者在阅读了许多英语大师的文章及其心得后发现,即使是资源有限的年代,大师们如林语堂、钱钟书、季羡林等依旧能够有效地学习英语。尤其是林语堂先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尤为值得学习借鉴。
一、学英文应全面学习整句,而不是仅专注单个单词。学时需连同句子语法、语音及语调一同读出。
二、学习时不可只停留在认字层面。认识字后必须学会运用。遇到新字时,至少要掌握其一种正确用法,若发现其他用法,则应多加记忆。
三、记单词不应强行死记硬背。理解其在句子中的用法后,自然容易记忆。
四、读英文时需耳听、目视、口讲、手写同时进行。这四者缺一不可,若能做到这四点,字句自然容易记住。
五、口讲练习需反复进行。学一句必须反复练习数十次直至为止。学外语与学古文同理,背诵是入门的关键。每日背诵一两句,日积月累必见大进。
六、口讲练习时需注意两忌:一怕羞涩不敢开口;二为过于在意分数而畏首畏尾。最后的胜者往往是那些不惧羞怯、不畏出错,敢于充分练习的学生。若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正,便能由多错到少错,由少错到纯正,直至流利通顺,甚至精通英语。
林语堂先生的英语学习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他虽未详述语法攻略,但强调了语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多说多练的必要性。对于我们而言,若能遵循林先生所提建议的一半,学好英语自是不在话下。我们许多同学从小学到大学花费了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这是人生中宝贵的青春时光。愿每位读者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林语堂先生般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