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带来的是一首白居易的短诗《池上》。这首诗以其简练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生活的某个片段。仅用二十个字,便将一个天真烂漫、活泼顽皮的小儿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跃然纸上。
池上
唐·白居易
小童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归。
遗留的踪迹未藏,浮萍一道被划开。
清晨时分,一位小童瞒着家中长辈,悄悄地划着小船去采摘新鲜的莲蓬。返回时,他早已忘记了掩盖自己留下的痕迹。荷池中,浮萍被小船划开,留下一道清晰的水路,仿佛在讲述着“小童”的活泼与顽皮。
在炎热的盛夏,白莲盛开得正艳,而此时的莲蓬也正是最为鲜嫩的时候。对于古时的孩子们来说,莲蓬里香甜的莲子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其吸引力并不亚于现代孩子们所钟爱的冰淇淋。于是,这戏剧性的一幕便在诗中得以展现。
“小童撑着小船,偷采白莲归”这两句诗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小童采莲的具体时间,但若以现代的角度来推测古代的情境,盛夏时节能够撑船采莲而不被家中大人发现的,恐怕只有清晨时分。或许那日的暑气难耐,诗人与诗中的“小童”一样早早就起了床,来到池边散步。不经意间,诗人发现了这个小童撑着小船,船上载着莲蓬,两个朝天的小辫子显得格外醒目。小童的脸庞上不时露出满足的笑容,显然是起的早而没有被发现。
“遗留的踪迹未藏,浮萍一道被划开”这两句诗描绘了小童的天真无邪。或许他在采莲的途中已经观察了一路,自信地认为没有被发现。当他划船靠近岸边时,浮萍被划开的痕迹已经清晰地留下了水路。
“遗留”二字将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这种“不解”,才让诗人有了意外的发现。若将这首诗视作一幅画,那么这个“不解”的小主人公为画面留下了一道富有的留白。
这首诗如同一组生动的叙事镜头,捕捉了小童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中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既有景色的描绘,又有行动的叙述,还有心理的刻画,逼真而富有。这个天真幼稚、活泼顽皮的小儿形象仿佛就呈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