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懒汉怎么办(十二个懒汉告诉我们道理)

2025-02-1015:15:47生活经验0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家族中的形象似乎始终如一:我在动手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如果直言不讳,这不就是所谓的“笨”吗?当家中有需要帮忙的活计时,我常常无人问津。

我的“动手能力差”这一问题,竟又牵扯出另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懒。对于家中那些常见的小修小补,我往往能避则避,能拖就拖。实在无法回避的活计,我便选择找人帮忙。

当下水道堵塞、水龙头漏水、更换电灯或开关等家务事出现时,我通常选择花钱请人解决。久而久之,老伴给我打趣地冠以“笨虫加懒虫”的称号。

春节过后,厨房的水龙头开始漏水。老伴让我看看能否修好,如果不行就找人来修。我装作内行地摆弄了一番,虽然拆下了水龙头内的小零件,但更换后依然滴水不止。

于是我带着疑虑的圆网去五金店买了新的零件,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在反复尝试与老板沟通后,我决定听从他的建议再彻底更换水龙头。但我认为老板可能想多卖货品,因此没有立即采纳这一方案。

回家后,我多次尝试更换零件,但都未能成功。最终老伴建议我们彻底更换水龙头。我们选择了欧派专卖店购买匹配的型号。但商家告知我们该型号已不再生产,推荐了其他型号。

面对商家的推荐,我起初觉得他们是在推销产品。然而在经过一番思,我决定采取一种“懒招”:让水龙头继续滴水,看它是否会在长时间后生锈并自行止漏。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懒招”竟然在40多天后奏效了,水龙头不再漏水。

我自豪地对老伴说:“看,我这个‘懒虫笨虫’的办法厉害吧?只花了5元就解决了问题,为你省了800多元。”老伴听后笑称,或许我应该保留“笨虫”的称号而取消“懒虫”的称号。

对此我深感自豪地说:“你知道吗?这得益于三十年前《读者》杂志的一篇小文章,它启发了我这个‘懒人’。我认为‘懒汉思维’不应只是贬义,而应被人们在正常思维中接受并发挥其潜力。”

之后我有一个想法与我分享:有次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一次航行中,我听到一位英国游客与船长的对话。船长虽然经验丰富,但他并不刻意去记住每一条浅滩的位置。他只清楚深水区在哪里,因为那样既简单又高效。这让我领悟到,“懒汉思维”有时候能让我们找到更有效、更便捷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