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国外存储大厂的小策略确实奏效了。
上周,集邦咨询发布了关于2024年内存和闪存各季度价格预测的报告。具体涨幅数据,请参考下表。
从表中可见,整年的价格都在上涨。
这种小策略,我们之前也向读者们解释过。简单来说,就是国外内存和闪存大厂认为之前供过于求,导致出货价格过低。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像三星这样的大厂逐渐减少了产量。他们希望通过减少供应来推高价格。
虽然这种做法简单直接,但确实有效。
包括国内的领军企业长江存储,也在近期进行了价格调整,略有上涨。
这些内存和闪存供应商的价格调整意味着终端产品的价格也将随之变动。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SSD固态硬盘的价格变化。
以去年的梵想S500 Pro为例,其2TB的价格一度降至399元。但如今已经涨价至600+元。
再看长江存储旗下的致态品牌,其某款1TB产品价格从339元上升到了如今的414元。
国外大厂的存储产品也在涨价。比如三星的某款1TB移动硬盘,去年618期间价格为400多元,现在已回升至664元。
同样,闪迪的某款1TB移动硬盘,历史最低价为389元,现在售价为539元。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些产品,还有手机的存储价格。
去年初,手机市场掀起了一股“大存储普及”的。当时存储价格下降,消费者可以用相同的钱购买更高规格的产品。
例如,一加Ace 2将起步规格提高到12+256GB,且价格相比上一代还降低了200元。其他厂商如Redmi和真我GT Neo5也纷纷跟进这一趋势。
然而现在,随着存储价格的上涨,手机价格也可能会有所上涨。在享受大存储的消费者们需要为更高的存储成本做好准备。
像小米的雷军在小米14发布会上就提到了存储芯片即将涨价的情况。小米的产品经理也在微博上表示“太贵了”。
据爆料,新的旗舰机型也可能面临涨价的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且买且珍惜吧。
尽管从短期来看,存储芯片价格的涨幅并未达到过去那种昂贵的程度,但大家都希望这一涨价潮能尽快过去,以便大家能再次享受到大存储带来的实惠。
希望这个愿望能早日实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