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初学者常常对大调、小调和他们的和弦关系感到困惑,尤其是搞不清楚为何大调对应的小调会有所不同。在此,我将以个人的理解,向热爱吉他的朋友们分享一些知识,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其他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自然大调就是我们平时听到的通俗歌曲中由C、D、E、F、G、A、B构成的12个自然大调。有了自然大调,自然就会对应着有自然小调。但是很多时候,自然小调会用对应的大调来标记。
当标记为1=C时,这代表C大调,它的音阶顺序为C、D、E、F、G、A、B(即1、2、3、4、5、6、7)。这个音阶是以C音高为起点进行向上构建的。同理,如果标记为1=D,那么它的音阶就是D、E、F、G、A、B、C(即1、2、3、4、5、6、7)。值得注意的是,对应的自然小调也是以这个音高为起点进行标记的。实际上,对应的自然小调的结构是以6为基础音,按照十二平均律的规律构建的。换句话说,自然大调的基准音往下小三度就是对应的自然小调。
比如,C大调的自然小调就是往下小三度的A音,所以C大调的关系小调就是a小调。同样地,D大调的关系小调就是D音往下小三度得到的B音,因此D大调的关系小调是b小调。
这里有几个规律需要记住:大调的音阶构成是1、2、3、4、5、6、7;而小调的音阶构成是6、7、1、2、3、4、5、6(回到主音6)。当大调确定后,往下小三度就是对应的自然小调。小三度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三个音中,第一个音和第三个音之间的间隔是三个半音阶。例如A到C,包含A、B、C三个音,其中A到B是半音阶,B到C是全音阶(两个半音阶),总计三个半音阶构成的小三度。相反,大三度则是四个半音阶构成的,例如C到E就是大三度。理解了这个音程关系后,你就可以推导出任何一个大调的关系小调了。
比如G大调,G为基准音往下小三度到E就是G大调的关系小调e小调。再比如A大调,A为基准音时需考虑到F需要升半音才是A大调的6,因此A大调的关系小调是升f小调。
大调和小调在歌曲中的应用是有区别的。从音阶结构上就能看出他们的不同。大调以大调的1为主音,而小调则以6为主音。大调歌曲以5或1结尾,开头则常用531的旋律走向;而小调歌曲则以6或3作为结尾和开头。大调的歌曲通常显得激昂有力,而小调的歌曲则更加抒情温柔,带有哀怨忧伤的表现力。
在简谱和歌曲中,虽然有时会用大调来标记小调(如a小调用C=1表示),但我们在配和弦时一定要使用相应的小调和弦来配合弹唱或弹奏才能体现出小调的味道和歌曲的真实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