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旅,孤寂为伴,孤独方显生命真谛。——贾平凹
若问现代人:“你认为生命中何为最重要?”不少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生命”或“健康”。这世界如那瓶珍藏多年的佳酿,其魅力在于未知与探索——我还有那么多未曾踏足之地、未曾体会之情、未曾发现之喜,怎会轻易言弃?
在偌大的世界里,总会有出人意料的例外。曾经有一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最长寿命者”的老人,马巴高索,虽然两度逃过死神的召唤,却在度过146岁生日之后选择不再进食,十日后安然离世。
1870年,马巴高索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往昔岁月。那时的年份数字看似平淡无奇,但若我们回望那年的世界,便能感受到其非凡之处——清朝仍由同治皇帝,而五年后将继位的光绪皇帝尚在襁膓之中。
在那段历史长河中,众多文化巨匠如狄更斯、大仲马相继离世,而则在同年诞生。与此第二次工业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带来了发电机、电灯、电车等划时代的新发明。而也在此时首次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的经济巨头。
从19世纪到21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马巴高索而言,他的寿命增长却是唯一的见证。与、光绪等历史人物相比,他的寿命之长可谓独树一帜——即便加起那些名人的寿命,也不及他一生之长久。
马巴高索虽是地球上亿万普通人中的一员,但他的长寿却为吉尼斯世界纪录所铭记。许多人羡慕他的长寿,甚至想要模仿他的生活方式。
他的生活平凡而普通,经历着生老病死、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正因为他的寿命远超常人,这些平凡的经历竟也成了他晚年的一种负担。当他成为著名的百岁老人时,有人向他询问长寿秘诀。他却回答说,是因为“有他所爱之人照顾他”。尽管他并不特别注重饮食,甚至曾有过大量抽烟酗酒的行为,但他却经历了四次丧妻之痛。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在他跨过百岁门槛后,这种送别亲人的痛苦变得更加频繁而剧烈。对他而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最为深切。
他似乎在与死神进行一场无休止的较量。在他142岁时又一次经历“大病不死”,不得不继续面对亲人的离世。到了这个年龄,他眼睁睁送走的已经是玄孙一辈的亲人了。这种漫长而反复的离别或许正是他主动寻求死亡的内在原因。
在这世上,除了疾病之外还有更大的敌人——那就是孤独。想象一下一个人从清朝末年一直活到现在的感觉如何?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世,只有他一个人被遗忘在这个加速的世界中。这种孤独感也许比任何疾病都更为可怕。
对于马巴高索而言,是他为自己选择的结局。在那十天内,他象征性地动了一些食物后便不再进食了。这仿佛是这位老人主动交上了生命的答卷。
芸芸众生如我们两人一样热衷于养生与长寿的消息。但在追求健康长寿的同时也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活得长久”与“活得精彩”并非二选一的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