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们已经对PS的智能对象有了基础的认识并学习了其高级操作。今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选区的认识、高级操作以及常用的快捷键。
开始新的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结合自由变换与选区使用。我们还是从打开一个图像文件项目开始,接着使用之前学过的图层复制快捷键来复制一个图层。然后,我们会使用裁剪工具裁剪掉多余的工作台,为后续的操作打下基础。如图所示。
我们以图像小于工作台为例。若直接使用自由变换拉动,图像会朝拉动方向扩大,同时上下也会伸长。但我们可以按住快捷键shift进行拖动,这时你会发现图像以中心点为轴向左右延伸,中心的图像不会被拉长。如图所示。
除了之前介绍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选框和自由变换来填充工作台。我们使用选区工具选定想要填充的区域,然后利用Ctrl+T选中进行自由变换。按住shift进行拖动,便能填充工作台。点击右上角属性栏的小勾或回车完成操作。如图所示。
关于选区工具,我们有矩形选区工具、椭圆选区工具、单行选区工具以及单列选区工具。其中,矩形和椭圆选区工具是最常用的。当我们画第一个选区时,按住shift键可以实现等距变大,不按住则可自由选区。选区会以虚线框的形式呈现,这个选区工具可以对图像进行抠图、填充以及图层排列变换。
完成选区后,除了虚线框外,图像不会有其他明显变化。我们可以对选区进行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填充。这两种颜色在工具栏的底部,点击相应的色块即可弹出调色板进行更换。
调好颜色后,我们使用相应的快捷键进行填充。前景色的快捷键是Alt+del,背景色的快捷键是Ctrl+del。以下是以两种不同颜色进行填充的示例图。
选区工具不仅可以用于填充,还可以用于抠图。选中想要抠出的区域后,使用移动工具即可移动选区。移动后会露出背景色。抠出的区域都在同一个图层上,若需要复制到其他图层,使用选区工具框选后,复制快捷键Ctrl+J便可完成复制。
除了之前的内容,属性栏上还有几个不同的属性工具。第一个属性是软件默认的,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多次使用。其他的属性如添加到选区、减少选区以及集合选区等,都是对选区进行更精细的操作。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属性是羽化。羽化可以使图像出现渐变效果,也就是选框去角。需要注意的是,羽化效果需要在使用选区工具前进行设置,羽化的初始值为零。
今日的学习就到这里。每天进步一小步,与小编一起,不迷路。后续还有更多内容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