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物馆凭借明孝端皇后凤冠为设计灵感的两款冰箱贴,悄然进入公众视野,在短短三个半月的时间内,销售量高达14.5万个,成为近来该馆的“销售冠军”。这些文创冰箱贴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为了一种流行符号,记录了人们的旅行足迹,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记忆。
随着文创产品的持续热销,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一睹文物的风采。从历史中走来,到现实中活跃,让博物馆里的藏品、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焕发出生机,也为文化传承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主动适应时代潮流,融入市民生活,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展览活动,成为了文化新闻和社会话题的中心。馆内藏品也以通俗文化的包装手段“动”了起来,一些原本高冷的文物迅速成为广受欢迎的流行文化符号。当这些文物展现出可爱的一面时,各种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成为了游客们的“心头好”。许多观众在参观展览后,产生了将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如今,通过文创商品和网络推介,博物馆里的“老古董”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文化网红”,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广东省博物馆的“水下考古盲盒”以“南海I号”古沉船为设计灵感,掀起了热潮;而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则是吴王夫差剑的毛绒版,其憨态可掬的造型在网上迅速走红。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如万花筒般展现故事,在前沿科技的助力下,不断探索、寻求突破,让古老的文化遗产以全新面貌走进现活。
近年来,“国风热”和“国潮热”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国潮是国与潮的融合,国代表家国、,蕴含文明的文化基因;潮则是以文化产品连接情感与价值认同,外化为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国潮文化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可以与时俱进,绽放新的光彩。这一文化现象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与文化自信的提高,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成果与反映。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厚重感与新时代的年轻态中寻求碰撞与交融。小小的冰箱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小文创”让文化遗产触手可及。我们通过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激发文化自信自强,让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