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与乙酸的主要性质探讨
一、教育引导目标
知识与理解:深化对乙醇、乙酸基本特性的认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能培养: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对乙醇、乙酸化学性质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实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判断,需要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
二、核心教学内容
重点:乙醇和乙酸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难点:有机化合物的制备过程及其反应机理。
三、课前知识铺垫
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容易挥发。其官能团-OH使其具有亲水性,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乙醇还能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用于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低于其熔点(16.6℃)时会呈现为冰状晶体。乙酸也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四、实验探究过程
(一)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
1. 乙醇燃烧产物的验证实验。
2. 乙醇与铜器、银器反应的现象解释及实验观察。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研究
1. 验证乙酸的酸性强弱,通过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使用石蕊试剂验证。
方案二:通过镁片与乙酸的反应进行观察。
其他方案还包括验证乙酸与碳酸钙的反应,以及乙酸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反应。
2. 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解释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
五、问题讨论与思考
1. 关于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中操作细节的解释及为何要反复进行的原因。
2. 在乙酸乙酯的制取过程中,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具体作用,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现象的解释。
3. 写出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