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Steam平台上的游戏开发者,尤其是那些来自海外的独立开发者而言,网友或许呈现出一种独特且难以捉摸的玩家特性。
除了那些呼声高昂的“我们需要中文”呼声之外,海外开发者在评论区里观察到的玩家似乎都是些富有想象力的“抽象艺术家”:
在《Raft》这款游戏的开发者经历了一次不解的差评经历,一名来自的玩家给予了游戏,并使用了“辣鸡游戏”这一词汇。尽管通过翻译工具得知了其含义,但开发者仍对这一评价感到困惑,难以理解“辣子鸡”与游戏有何关联。
同样,壁纸软件《Wallpaper Engine》的社区客服Tim也遭遇了文化沟通的挑战。一次,玩家遇到软件快捷键失灵的问题,但沟通现的“HXD”一词让他感到费解。在经过一番解释后,他才明白这是“好兄弟”的缩写。
在Steam上,不少小黄油开发者都收到了令人费解的评论,如“给弟弟们玩”,令他们疑惑玩家的开放程度是否有所提升。开发者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而温馨的互动。
对于《CpuCores》这款优化软件的开发者来说,他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解读来自东方的网络语言了。面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评论,他仍尽力回复,展现出对玩家的关心与沟通意愿。
在面对一些的差评时,《Sven Coop》的开发者选择以最简洁的方式指导玩家如何游戏,尽管这种方式初看可能令人困惑,但却体现了多人游戏的精髓。
值得赞扬的是,有开发者如Tim般注意到了玩家的需求并积极回应。例如,当玩家在《Wallpaper Engine》中希望了解如何使用年龄分级筛选壁纸时,Tim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即便面对中文需求的压力,也有开发者愿意积极回应玩家的需求。
相较国外开发者,国内独立游戏开发者在文化沟通上或许更为轻松,但去年一款国产游戏《茸雪》因开发者的真诚回复而在海外获得了广泛关注。游戏中爱情桥段的评价引起了玩家的讨论,开发者的坦诚回复也赢得了玩家的共鸣。
通过Steam的评论区和社区讨论区,小型开发商得以与全球玩家进行有效沟通。开发者们正积极与使用不同语言的玩家互动,听取意见。即便面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言辞或误解,他们也常常以理解和道歉作为回应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