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年后的一次重逢之旅,我选择了清晨早早起身,乘坐最早一趟的快车前往聊城。不为其他,只因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重返昔日的时光。
一番探寻后,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梦回的母校旧址,尽管如今已不再有昔日的模样。它被同学们戏称为“楼南拐”,却已物是人非。我带着回忆的目光,在旧址上缓缓走了一圈,而后与母校告别。
从那走出,右转西行,我踏上了“考院”的旧址。曾经的学生时代,这里曾是学校的大餐厅,还记得刚入学时宿舍楼未建成的日子,我们曾在这片地方住过一个学期。如今,这里已变成了古时的“考院”,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再次北行,我回到了观前街。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已,昔日的居民区已变成了一排排仿古式独院别墅,小街也变得平坦宽阔。同行的阿秋提议我们向西走一走,找回那曾经的放学后散步的感觉。我们边走边看,记忆中的画面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来到了东昌湖边,这是我们曾经的乐园。夏天的傍晚,这里总是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如今,坐在湖边的休闲椅上,望着清澈的湖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涟漪般在心中荡漾开来。
十点钟时,接到同学的电话催促,我们便沿着湖边向东返回聚会地点——“城南往事”饭店。还没走到酒店门口,便见到了阿英和阿江两位老同学在门口等待我们。他们两位为聚会拍摄了不少美好的瞬间,保留住了同学相见的欢乐时光。
聚会中,“状元府”包间挂满了同学聚会的标语。大家陆续到来后,握手、击掌、拍肩表达着相见的喜悦。老贾作为代表以“主陪”的身份开始聚会的环节,酒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鲁菜和美酒让人流连忘返。大家按照山东的酒桌礼仪轮流发言,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祝福。
我则朗诵了前不久写的一篇短文《又到同学聚会时》,以此表达对同学们的思念之情。随后大家开始了个别的交流和互动表演,歌声、笑声、祝福声此起彼伏,共同欢庆这次难得的聚会。
同学们在互相叮咛中再次重申了我们的约定:五年后再聚首。此刻的离别并非永远的分别,而是为了下次更美好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