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的夜晚,我沉醉于书海之中。儿子回来时,面部表情流露出些许不悦,我抬头瞥了一眼,见他嘴,斜靠在沙发上。回想起他们俩刚刚一同荡秋千的情景。
我询问他是否遇到了什么不快,是否遗失了什么东西。儿子诉说关于他与姐姐的交往困惑,他表示自己似乎无法融入他们的对话。我只能温柔地安慰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不久后,女儿也回到了家中,她的双颊泛着微红的光彩,显得兴奋非常。一进门便与我分享她的经历。她提及自己与一位初一的女孩交流时,我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奇。四年级的她与初一的女孩,他们的对话内容究竟是何等引人入胜?然而我并未多问,只是用眼神交流着对她支持的默示。
聊及一个特别的圈子——COUNTRY HUMANS时,女儿向我解释说她和那位女孩都是这个圈子的成员。听到“ch圈”一词,我一时有些迷茫,又感到一丝与时代之间的隔阂。但当女儿再次解释“拟人”的含义时,我逐渐理解了这个圈子所代表的特殊意义。
通过观看女儿从外婆的手机中搜出的小视频,我逐渐领悟了Ch的内涵——即country humans的简称,它以绘画的形式描绘了的历史和人物故事,既幽默又富有讽刺意味。
据网络上的评价,ch圈的价值观相当正面、健康,风气也相当不错。要进入这个圈子,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这让我眼前一亮,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帮助女儿学习历史的有趣途径。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女儿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第二天,在餐厅享用餐点时,我询问女儿是如何加入这个圈子的。她告诉我她是自己发现的。我又追问是否有人引荐她入圈,她表示是她自己在抖音上发现的。
在餐桌上,我提议是否需要购买一些历史书籍来进一步了解这个圈子背后的故事。女儿欣然同意。我提议先从易中天所编撰的少年版《史记》开始阅读。她说可以尝试一下。
以往我对“混圈子”一词的看法有些偏见,如今看来是我过于狭隘了。人们的交往需要媒介,而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无疑是最佳的媒介。在这个社会性极强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与他人交往并寻找共同点来维系友谊。对于孩子来说,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如今看来,女儿正在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社交能力。她的进步让我感到欣慰和高兴。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