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方法(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2025-02-1113:40:24百科知识0

一、污水生物处理概览

污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能力,以污水的有机物(部分为无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来源。通过人工措施,构建一个可控环境,使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有效降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二、污水生物处理分类及原理

1. 好氧生物处理:

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较稳定的无机物。此过程中,氧作为最后氢的接受者,使能量得以释放,为细菌的生命活动和细胞物质合成提供能源。好氧处理需保证有足够的微生物数量和营养物质供应。

2. 厌氧及兼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中,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细胞物质。此方法相比好氧处理,能耗更低、可回收生物能源、产生的污泥量少,并可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占地少。但其出水COD、BOD值较高,通常需要后续的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受温度影响大,启动时间长,且可能产生恶臭。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常用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其中活性污泥法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生物膜法则涉及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多种形式。

三、污水三级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

经过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其出水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为进一步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常需要进行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方法包括砂滤、混凝、微滤、反渗透等技术手段,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溶解性无机盐。

对于悬浮物的去除,主要通过混凝沉淀和颗粒粒径的筛选来实现。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则可借助活性炭吸附或O3氧化处理等技术。对于具有腐蚀性、易结垢的溶解性无机盐,需采用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等脱盐技术。

四、污水的消毒处理

无论采用何种处理工艺,污水的出水可能仍含有超标的细菌,这将对环境及使用带来危害。消毒处理是必要的环节,尤其适用于污水农灌、排放水源地上游、旅游景区及饮用水等场合。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法(如加热、照射等)和化(如使用氯、臭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