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废江河流(不废江河流比喻什么)

2025-02-1114:16:42综合资讯0

今夜的《夜读》,带领我们一同探索中文之美。我欲与大家分享一篇传世佳作——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许多网友表示,这是一篇当年不需全篇背诵,却令人心生背诵之念的文章。今天,你想分享哪一句心中的“意难忘”呢?

关于《滕王阁序》,你所未知的背后故事

一、

《滕王阁序》的文学地位如何?此文被公认为顶级水平的古文佳作。杜工部的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流。”便是最好的证明。

初唐四杰中,王勃名列首位。其文章声名,包括《滕王阁序》,已入史册,流传。

文学家韩愈读后赞不绝口,称其“读之可以忘忧。”,“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之语,更是彰显了此文的非凡魅力。

二、

《滕王阁序》是王勃的“即席而作”,也就是在临场发挥的情况下完成的。骈文本身就因其结构特殊而难写,再加上这种即兴创作的门槛,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捷的才思是难以完成的。

年轻气盛的王勃却做到了。他不仅才华横溢,一挥而就,更是语惊四座,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三、

那么,《滕王阁序》的创作背后有何故事呢?

公元675年,王勃南下探望父亲,途经南昌时恰逢重阳佳节。当地阎都督在滕王阁设宴,王勃受邀参加。原本这场宴会的重头戏是为阎都督的女婿写篇美文以扬名立万,没想到王勃却提笔就作,惊艳四座。

当阎都督看到他写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不禁为之动容;而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赞叹不已,深感王勃才华横溢。

四、

《滕王阁序》炫技却非为炫技。同样采用骈文形式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是炫技之作。这类文章以华美的辞藻和铿锵的音韵为特点,将一栋楼用文字“画”下来。

五、

在构架上,王勃运用电影摄影师般的技巧,通过由近及远的镜头层次感展现阁楼的景象。

在色彩运用上,他则化身为画师,以五彩斑斓的色彩描绘出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创造出一种新颜色——暮山紫。

六、

在短短700多字的《滕王阁序》中, 包含了30多个成语, 至今仍有极高的使用率。

七、

尽管文采过于闪耀, 但也容易让人忽略作品的内涵。《滕王阁序》除了那些极具画面感的句子外, 还有许多抒情、写理的句子。这些句子或道尽宇宙之浩瀚、时间之史诗感;或点评古人的机遇、勉励众生勇往直前;或道出理想的坚守、人生的艰辛坎坷。

哪一句不是智识、动人心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