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
——基于问卷星对三年级数学《年、月、日》一课的课前调查分析报告
在进行《年、月、日》这一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时,我们基于学生先前对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学习经验,并考虑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对“年、月、日”的感性认知,开展了此项教学。年、月作为较大的时间单位,其概念的掌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合适的教学起点,我们通过“问卷星”工具在2021年4月25日对三年级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共回收了177份有效答卷。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查看日历方面的经验不足,仅有22.03%的学生通过查看日历得知日期。他们对年月日相关信息有着丰富的了解。这提示我们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观察日历的部分需要加强引导,而对于年月日天数的特点,可以鼓励学生互助学习,相互补充,逐步完善知识框架的建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记住各月的天数。
一、调查概况
1. 问卷二维码
2. 问卷部分内容展示
二、统计结果展示
以下是问卷部分问题的列举:
第1题:你所在班级是?[单选题]
第2题:你通常是如何得知今天是几号的?[单选题]
……(其余问题略)
三、教学设计
针对《年、月、日》这一课程,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从学生熟悉的日子入手,引入年、月、日的概念,并通过年历等工具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年、月、日的关系。
临武县第十完全小学 文黎娟 执笔
四、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制定更合适的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知道大月、小月及二月的天数。通过探索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主动探究意识,并渗透珍惜时间、感恩的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实施策略
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合作探究等方式来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我们也将借助课堂互动、游戏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过程概述
我们的教学过程将围绕学生实际展开。我们将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