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高铁已然成为一眼的国际名片,其运营里程已突破四万公里,无疑地证明了我国已成为全球高铁领域的领跑者,特别是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技术上,我们拥有着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
提及交通工具,我们常对汽车的车型与品牌颇为关注。对于高铁而言,其车型的多样性或许并未引起大众同样的关注。大家较为常见的和谐号与复兴号,是否知晓还有其他类型的车型呢?
回溯至2007年4月18日,这是动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那天,铁路进行了第6次大提速。特别的是,这次提速是在既有线路上进行的,部分铁路开始运行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从此,“动车组”这一名词逐渐为大众所熟知。
“米其林”动车组的历史篇章:此动车组可算是早期的动车组之一,自1914年起在云南滇越铁路运行。它以内燃发动机为动力源,拥有117千瓦的牵引功率。车内设有软座19个和硬座24个,其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这款动车组在当时堪比高端客车和高级公务车,相当于现今的动车组特等座。直至1984年,它作为一级文物被保存在云南铁路博物馆中。
早期探索者——东风型摩托动车组:这是现今动车组的先驱,也是我国早期动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动车组研制于1958年,采用2动4拖的配置。作为第一列国产柴油动车组,其运行时速可达120公里,并在北京和天津间短暂运营两年后停止服务。
KDZ1型电力动车组的创新历程:该车型于1988年完成设计,设计时速为140公里。它采用2动2拖4辆编组的形式,是我国第一辆交流电动车组。对于80、90后的朋友们,这款车可能有着特别的记忆。在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昆明至石林间的“春城号”列车即是基于KDZ1型的改进车型KDZ1A。
开创高速铁路新纪元的DDJ1型“大白鲨”电力动车组:该动车组于1999年研制成功,作为我国第一代高速铁路电力动车组,其运行时速高达200公里,是“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重要成果。
动力革新的先锋——DJF2型“先锋号”电力动车组:这是我国首列交传动力的分布式列车。它在2001年5月出厂后,在秦沈客运专线测试中创下了时速292.8公里的当时最高纪录。尽管如今该车型已停运,但其代表着我国动力技术的进步与探索。
自主研发的辉煌——“之星”电力动车组:此动车组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成果,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设计时速为270公里,并在秦沈客运专线测试中创下了时速321.5公里的最高纪录。尽管在运行中遇到了一些技术挑战,但它仍象征着我国高铁技术的飞跃。
普及与腾飞的“和谐号”与“复兴号”电力动车组:和谐号作为大众熟知的车型,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改进。而复兴号的问世,则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完全自主创新。如今,复兴号已成为世界上最快、最舒适、最安全的运营列车之一,代表着高铁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