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波/摄
书山之颂
在南方的大湖之畔,日月交辉,山岳巍峨。武陵山脉之中,雪峰峻峭,川黔之交,湖湘之地,广袤无垠。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八百里酉水潺潺西来,千里沅江浩浩东去,形成了如画的美景。犹如昆仑山脉的形状,这里是晨风之源,浩荡之域。天下之积蓄在楚地,楚之咽喉在辰州,其山势高峻,天光云影映照其中。在群山之间,有一座山峰拔地而起,云霄,此乃书山——二酉山。
在潇湘之西,磅礴的圣人山间,禹受天命治水土,深沟平壑而治大川。在众多名山中,独有书山——二酉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与典籍记载。此地青山绿水之间,有清流环绕,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传情达意之地。金乌之地,二酉之山,蕴精妙的气息与生机。经过长时间演变,这里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代神话传言犹在耳边,云雾涌动的时代流传着轩辕黄帝的伟业。黄帝在这里开通山川的道路,蕴藏吉祥的瑞气。他在此藏书万卷于二酉之中,以明其德行。周穆王则将异书传于崖壁之上,其诚意正心与修德立义的精神也流传至今。而伏生则带着千余卷简牍历经艰辛南行,最终将书藏于二酉山下,延续华夏文明的光辉。
于是乎在千年古郡的湘楚大地上,山脉传递着天地之气,书籍承载着日月之光。李太白、刘禹锡、陆龟蒙等文坛巨匠都曾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与诗篇。而今人们瞻仰书山,追求诗书礼易春秋的智慧,探索摩诘画、少陵诗等百家的奥妙。
在这个时刻,苍山之巅云海茫茫,书院里文化脉搏氤氲流转。崇正立德的理念与翠山的融合,启迪了智慧,滋润了心灵。龙山的诵读与溪流的听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崇文尊贤的氛围。这里的人们见贤思齐,言传身教,培养着五溪的淳厚品格。
放眼望去,二酉之山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壮观,书院内学生伴着雪光读书,对着月亮吟诗。在这里发蒙启智,勤学笃行,人们朝圣祈福,将心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里的道路由白云尽头延伸而来,人们随着流水声前行,他们的壮志在此得以施展,宏大的景象蔚为壮观。
至于高山之巅的二酉山更是如诗如画。其以玉屏为顶莲花为座,在烟霞中若隐若现。深邃的沟壑与高耸的崖岸相互映衬,飞阁与画栋交相辉映。登临送目之处,天高地迥仿佛于四极之间展现恢弘之势。曲水环绕着蛟鳄隐匿之地,遥远的天际线隐约可见青龙之形。这里不仅是藏书之地更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
春日里山花烂漫夏草繁茂秋叶层林尽染冬雪覆盖其中四季变换赋予了这里无尽的魅力。伏胜殿内洋溢着德行的气息尊经阁前彰显着新的气象教授村里英才辈出令人赞叹不已。
文人雅士们无论少年或长者都汇聚于此或结伴登山筑庐而居或临水读书面山吟咏他们以琴瑟赋诗溯文脉揽弦月追求精一慎终之道磨砺自己以臻至善之境他们坚信天道有恒同契涵咏千秋永存之道理在此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