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唤春农,布谷之声催促忙。当农人们忙碌于芒种时节,布谷鸟的“布谷、布谷”之声便成了他们的信使。这声音,催促着春播、夏管、秋收,是农人们生活的节拍器。
布谷鸟拥有多种名字,它既叫杜鹃,又称杜宇、子规或望帝等。这些名字背后隐藏着哀婉凄美的故事传说。翻开那些古老的书籍,如《诗经》、《离骚》以及唐诗宋词,仿佛能看见它从字里行间振翅高飞,以它独特的歌声振奋人心。
布谷鸟的繁殖方式却颇具争议。它们不会筑巢,而是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将多余的卵移除。这种行为被一些人视为狡猾而残忍,因此布谷鸟常被冠以诸如“光棍”、“愚人”、“坏种”、“骗子”等。我却认为这不过是生物界的生存法则之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铁律。我们不应以人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它。
布谷鸟的是如此唯美,深深打动人心。它的在农人耳中是催种的信号,而在我们心中则是一首苦涩而深情的歌谣。在我们老家,这被赋予了各种别称和意义,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与变迁。
端午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开始采粽叶包粽子。在那个年代,端午节的喜悦与过年吃肉不相上下。尤其是孩子们,对即将到来的节日充满期待。布谷鸟的极富个性,充满东方的韵味,其意义随人的心境和处境而变化。
朱希真曾言:“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过去我曾认为这是诗人的想象之词,但亲眼所见后,方知此言非虚。曾有一次在老家读书时,我偶然听到布谷鸟的嘶哑鸣叫,声声入耳,触动心灵。那疲惫的身影弓成下弦月般的样子让我深感震撼。
虽然布谷鸟的鸣嘹亮入心,却转瞬即逝,仅仅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即便如此,它们依旧甘心为生命歌唱。它的歌声虽短促却深具意义,每一次的鸣叫都充满了坚持与执着。
如今每当我听到它的歌声我都会被深深打动心灵同时我也有一丝不安和爱怜油然而生...
最后由审阅:董柏年审阅并由严景新终审
《乡村》杂志每日刊发佳作选集为纸质刊物免费为优秀作品赠送样刊并邮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