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疲惫、烦躁或受伤时,不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正如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具有治愈之力,能让我们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帮助我们找回自我。
记得几个月前的秋天,我曾在山中暂住。夜晚抬头望去,视野所及仅有几处住家透出温暖的灯光。白日里,我坐于山边木凳之上,静心品读,采摘成熟的蔬果,聆听鸟鸣之音。
夜幕降临,若站得稍离屋子远些仰望星空,便能目睹那壮阔又瑰丽的萤火虫与星空。星星们如青春期的少年般热情而羞涩,数不胜数。仰望久了,仿佛大脑放空,感觉自己如尘埃般飘浮在这无垠的宇宙中。
在梦中,我们常常忘却尘世的纷扰,享受一时的欢愉。生活中,最重要的美学是体验品质。离开农业社会与手工业社会后,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量产的物品,很少再有“人的关心”在其中,因为生活节奏“太过迅速”。
让我们放慢脚步,这样反而能更快地领略生活的美好。美是一种选择,一种放弃,而非贪婪。面对众多选择时,我们需要有教养地知道哪些是值得选择的。
居住也是如此。许多人追求昂贵的家具和摆设,将家中堆砌得满满当当,几乎无暇顾及空间之美。其实,“少”也是一种美。
心灵上的真正荒凉源于过度的追求。不断满足口腹之欲、衣物之需,或追求更昂贵的居住条件、不断投资,这种爽感未必是美感,而是。
有时,美感恰恰是在大家都追求快速时,你选择了慢下来。我常能体会一个朋友在经历五天繁忙工作后的心情。他一直在赶路、挤在车流中、耗于塞车里,那种烦躁与焦虑我深有体会。周末时,他总是急于与家人商量:“我们今天要去哪里玩?”但往往玩也玩得很匆忙,最后可能还是一肚子气。
“悠闲”二字显得尤为值得我们去重新审视其美学价值。我们不应忘记这两个汉字所蕴含的深意。“悠”字底下蕴含的是心灵的状况,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过程。《诗经》中“悠悠我心”表达的就是对心灵状态的呼唤。慢下来,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当我们站在家门口那棵大树下,走一走路,乘乘凉,是不是会觉得树荫很美?“悠闲”二字就是在提醒我们,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寻找感受,家门口就可能有你所追寻的。关键在于心境上的悠闲。悠闲是将自己内心的急躁与焦虑转化为缓慢的节奏。
当我们放慢行动的速度时,不同的感受会从心底涌现。你是否想过,当车子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从A点直抵B点时,你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丰富事物?我常与朋友们说,人生最长的旅程就是从诞生到死亡。如果将这旅程比作一条高速公路,我宁愿慢慢前行,甚至放弃高速公路,选择省道或迂回的山路,这样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风景?这样我的生命可以拉长其距离。
在人生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有你生命中应该停下来欣赏、感受的事物。
这篇文章的朗读者是王湛琦。
蒋勋(生于1947年),是一位知名的画家、诗人和作家。他的著作包括《蒋勋散文》、《汉字书法之美》和《蒋勋说红楼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