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2o2(na2o2中o的化合价)

2025-02-1210:43:37生活经验1

分子极性判断方法QINGMING

步骤一:共价键的极性判断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简单来说,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通常被视为非极性键,而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则为极性键。但需注意,即使是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表现出极性。

对于化合物而言,如H3C-CH3中的“C-C”键、CH2=CH2中的“C=C”键等,若其分子结构具有对称性,则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但对于结构不对称的分子,如CH3CH2OH、CH3COOH等,其“C-C”键则为极性键。

对于单质,如H2、O2、N2等共价单质中的共价键通常被视为非极性键。在O3分子中,“O-O”键虽由不同元素原子形成,但由于其分子结构类似“V”型或角型,因此也被视为极性键。

二、分子的极性判断

分子是否存在极性不仅要看分子中是否有极性共价键,还需观察整个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对称。依据分子中原子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分子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对于单原子分子如He、Ne等稀有气体分子,由于不存在化学键,因此无极性或非极性之分。

双原子分子如HF、HI等若含有极性键则呈极性;而I2、O2、N2等若含非极性键则呈非极性。

对于多原子分子而言,若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单质分子如P4等通常为非极性分子。而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化合物分子则可能因分子中各键在空间的排列位置而呈极性或非极性。例如,若分子中电荷分布均匀且排列位置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反之,若电荷分布不均或排列位置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如H2O。

步骤三: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极性键是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同所形成,导致电子偏向吸引能力较强的原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例如四氯化碳虽然碳和氯之间的键是极性键但由于其分子结构对称导致键的极性相互抵消使得分子本身不显极性。

情况详见下表(表格内容未提供)。

步骤四:由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判断技巧

1. 位置对称法:判断分子是否具有极性的关键在于正负电荷的分布是否对称而与分子的形状密切相关。若分子具有高度对称性则可判断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具体操作是将分子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看作集中于一点比较这几个点是否重合若能重合则说明该分子是高度对称的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2. 价、位关系法:对于ABn型的分子若A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相等则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例如NH3分子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其绝对值与它在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第VA族)不相等故为极性分子。

3. 孤对电子数法:对于ABn型的分子若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有孤对电子则该分子具有极性反之则无。例如NH3分子中N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因此NH3是极性分子而CO2分子中C原子上无孤对电子所以CO2是非极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