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冬季节,气温下降使得的柔韧性降低,肌肉容易处于紧绷状态,这导致在锻炼时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在寒冷的户外进行运动时,除了要注意身体的保暖,装备上运动手表以监测心率变化外,热身和拉伸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热身是运动前必不可少的准备。由于在开始运动时的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无法立即达到最高水平,因此需要通过热身来调整运动状态。这不仅可以保障随后激烈运动的安全性,还能满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热身能够刺激身体,提高肌肉温度和体温,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它还能增加关节的活动性,润滑关节,减少运动时的摩擦。热身还能加速心脏的收缩和血流量,加快氧气的扩散,强化物质代谢和能量释放过程,从而加速燃脂,并提高系统的兴奋性,进一步提升运动效果。
热身应占据运动总时间的10%至20%。例如,进行1小时的有氧运动,热身时间应在6至12分钟之间。热身的时长会因年龄、竞技状态、运动项目、个质以及季节和气不同而有所差异。当身体微微出汗时,便可以结束热身。
在热身时,应特别关注大腿后部、大腿、小腿、背部等肌肉的拉伸,同时也要活动肩关节、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慢跑是一种实用的热身方式,使身体并微微出汗即可,时间以5至10分钟为宜,然后再进行各关节的活动。
除了慢跑,如果进行静态拉伸动作,每个动作最好进行3至5次,每次坚持20至30秒。对于重复性的局部热身动作,每组进行10次较为合适。运动后的拉伸也同样重要,它能够消除肌张度,恢复肌肉和肌腱的日常状态,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帮助消除疲劳,促进体能恢复。
在运动后,适当的也是恢复的一部分。运动可以循着肌肉肌腱的构造方向进行,直接给予刺激,促进乳酸和代谢废物的排除,帮助肌肉恢复弹性和延展性。
为了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除了合适的热身和拉伸外,还需要密切关注运动损伤的隐蔽信号。在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头晕、气喘和疼痛等异常状况。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停止活动并就医检查。
在秋冬季节进行户外运动时,建议选择在上午和下午较暖和的时段进行。如果选择早晚运动,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护和热身工作。补充能量也是运动后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有减重需求的朋友们,若想咨询陈伟教授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邮件联系他。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