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立冬之时节,独特气象显现,三大异象引深思,预示着什么?听我细细道来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位,其意义在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有详细的解释:“立,始也;冬,终也,万物的收藏之时。”从古文描述中我们明白,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寒冷却也代表着生命的蛰伏与蓄势待发。立冬之际,又有哪些特点呢?可通过立冬的三候来了解一二:初候水结成冰,二候土地开始冻结,三候野鸡类鸟兽不见踪影,大水中的蛤蜊却多了起来。这便是立冬时节的自然现象,提醒我们寒意渐浓,需注意保暖。
提及立冬,有句老话“立冬一日,水冷三分”,道出了立冬时气温骤降的特性。秋季的结束与冬季的开始,是人们从轻薄的衣物过渡到厚重的棉衣的标志。立冬的寓意显得尤为深远。
今年的立冬节气在11月7日12点59分悄然而至,如今已是11月9日。回望立冬之时,发现今年立冬与众不同之处颇多。今日便来细说其中三大特点:
特点一:寒衣节与立冬之期错位
俗语中的“寒衣”指的是寒衣节,也就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的传统节日。而寒衣节、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今年农历十月初三为立冬节气。按照“寒衣立冬后”的说法,若寒衣节在立冬之后,则预示着来年的收成可能不佳。然而今年寒衣节在先,立冬在后,意味着今年的收成有望丰收。
特点二:雷声与冬季的罕见相遇
冬季打雷虽不常见,但今年立冬之日竟伴着雷声。当说到“雷打冬”时,“雷”与“立冬”二者并列便寓意着暴雪与寒冷的即将来临。也常说,这样天气的出现预兆着牧场上放牧的牛将减少许多。故而,民众应警惕严寒和随之而来的疾病。
特点三:大雪伴随雷声
今年立冬时不仅出现打雷天气,更是有打雷带下大雪的奇景。据专家分析,此种现象虽然少见却非异事之兆。有专家称“雷打雪”之后通常会出现暴雪天气。此后不久多地果然发生了特大暴雪。尽管对部分农作物的采摘与存放带来不便,但人们仍需保持警惕并做好防灾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