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与思考】
自古以来,圣贤的都围绕着修心与修行展开。孔子的话语“温故而知新”便是其中一例,它提醒我们时常回顾过去,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这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积累,更是关于心灵的成长和自我提升的旅程。
“温故”并非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或简单复习,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它要求我们了解、熟悉自己的心识和根性,这包括我们的思想、观念、情感以及行为习惯等。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努力改正它们,以实现自我净化与升华。
而“知新”则是在“温故”的基础上实现的自我革新与进步。它要求我们持善去恶,存善去恶,实现思想的革新与妙用。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使其更加符合道义与真理。
将“温故”与“知新”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修心与修行的重要过程。正如汤之盘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应当不断改造自己的基础,修正自己的行为准则,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如何修心、修行,并且能够践行、精进,当然也就可以指导别人,给别人当老师了。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温故而知新”也是一种对智慧的追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前人的经验与智慧,更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仅言传,更需身教。
无论是“故”还是“新”,它们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财富。我们要学会珍惜并利用它们,以实现自我提升与进步。我们也要将这份智慧与经验传承给后人,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注释详解】
故(金文):
“故”字与“古”同源,代表着过去的全部经验、一切言说和圆满之法。在金文中,有的直接用“古”来表示,而部分金文及篆文则加上“攴”旁,以强调其导正校正的涵义。
“十”字甲骨文象征着完整的纪事主题或满数、全数之义。在造字时,“十”与“口”(言说)结合,形成“古”字,强调了过去的完整经验和言说。
例句引用如:“《易·系辞传》中提到的‘又明于忧患与故’,强调了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和明了的智慧。”
新(金文):
“新”字在甲骨文中与砍劈、开辟有关,是“薪”的本字。它表示用工具如斧、钎等劈柴,引申为破旧立新、承受、破除业、做新人的意义。
“辛”字甲骨文象征着和行、人。它代表着秋天的成熟与肃杀,五行中属金,性格刚硬。五味中则代表辣味。
例句如:“《书·伪泰誓》中的‘王乃犬巡六师’以及《诗经》中的相关篇章都提到了‘新’的概念。”
师(金文):
“师”字在甲骨文中形象地描绘了古代的兵符,象征着一种权威和。在造字时,“帀”(环绕之意)被用来会义,强调了二千五百人为师的规模。
例句如:“《论语》和《左传》中都有关于‘师’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