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钟爱本田PCX160
在20年前的一场车祸后,我选择了踏上了踏板车的生活之旅,告别了仿赛、街车和太子车等档车。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
在众多踏板车中,我都有过体验。初次的幸福125踏板车,虽然标注为90cc的平踏,但它带给我脚刹的操作体验仍然历历在目。但那时国产车的质量,真让人不敢恭维,行驶至6000公里就经常出问题,要么是塑料件损坏,要么是发动机化油器出现状况。最终,这辆车走向了岳父的手中。
之后我又尝试了其他品牌的踏板车,有的因发动机需要额外加机油而冒烟,有的则因为平叉断裂而早废。还有那款欧系的比亚乔fly125,虽然其塑料件用料扎实,车子沉甸甸的,但油耗高、提速慢,总是被其他日系小踏板超越。尽管如此,这车在高速行驶时表现还算稳定。换机油机滤的麻烦让我最终选择了换车。
后来我换到了本田的裂行款,它带给我非常轻松的驾驶体验,启动迅速、车身轻巧且油耗低。这款车几乎没有什么大问题,自己动手保养也非常方便。如果是在短途的市区代步,我觉得日系125小踏板中,裂行是首选。
但随着每日上下班需要行驶的100多公里路程中,大部分是郊县道路且限速较高,我发现125排量的踏板车在巡航速度和安全配置上有所欠缺。我决定升级到150排量。
在市场上比较了多款车型后,如飞度4、姜戈、维多利亚150以及巡弋150等。飞度4的复古样式尚可但油耗大;姜戈虽然外观吸引人但小问题多且价格高;维多利亚150试驾后感觉塑料件和车把手不太理想;而哈士奇等车型的复杂造型又不太符合我的喜好。经过一番挑选和比较后,在降价前一天我选择了购买本田PCX160。
我选择它的原因很多。首先喜欢它的外观设计,稳定且省油的本田发动机让我印象深刻。配置虽然不算高,但足够我用。更重要的是,我之前驾驶的本田裂行给了我极好的体验,那台车的发动机非常耐用,行驶2万多公里都没有任何问题。品牌粘性让我再次选择了本田。对于大多数摩托车骑行者来说,选择踏板摩托车主要是为了代步,省油、好开、保养方便以及发动机的稳定耐用是关键。在我看来,本田无疑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