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的杜作,一篇让人心情激荡的佳作。诗歌从叙述得知,这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所写,他因战乱漂泊在外,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喜讯后,心中充满了归乡的喜悦。
开篇“剑外忽传收蓟北”一句,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一个“忽”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消息的突然性,令人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这“忽传”的消息之所在地剑外,是杜甫多年的居所,而蓟北,则代表着安史叛军的老巢。这个收复的消息无疑如同喜雨降落在久旱的心田,激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巨澜。接下来的“初闻涕泪满衣裳”,便真实地展现出了这种喜极而泣的情感。这里没有过分的渲染,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用五个字“涕泪满衣裳”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让人感同身受。
诗篇继续以“转作承”的方式,通过“却看妻子”、“漫卷诗书”两个动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却看”表现了诗人回头看到同受苦难的妻子时的心情,而“漫卷诗书”则展现了诗人再也无法静心伏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更是将这种喜悦推向了。这里的“放歌纵酒”和“还乡”不仅表达了诗人的狂喜之情,更是他内心深处对青春和家乡的向往与追求。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想象着自己携妻儿返回故乡,结束这漫长的流离生活,这种情感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在诗的最后部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用流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归乡的路线和心情。这里的地名对仗工整,一气呵成,不仅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也高度准确地描绘了实境。每一个动词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行船的速度和方向,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真实。
整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流畅的笔触和精准的用词,展现了诗人听到收复河南河北的喜讯后的喜悦之情。诗篇不仅感情真挚、一气流注、曲折尽情,而且在语言上朴实精练、对仗工整、如话家常。这首诗无疑是一篇感人之作,不仅在唐代广为传颂,也在后世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