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古琴与古筝的误解,甚至有人会认为古琴与古筝是同一种乐器。这样的误解在影视作品中尤为常见,例如,一幕中应是古琴的演奏,却配上了古筝的音乐,或者反过来。这种“琴筝混淆”的现象并不罕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以及如何正确区分古琴和古筝。
造成“琴筝不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古琴与古筝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二者在外观和演奏技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作为弹弦乐器,它们的形状、发音原理以及大部分的弹奏指法都是相近的。
“琴”这个字在古代的含义较为广泛。在古代,琴专指七弦弹拨乐器,而现代则常用来统称各类乐器,如胡琴、提琴、钢琴等。这也导致了人们对“琴”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甚至将古筝误称为琴。
相对于古筝而言,古琴的使用范围和知名度较小。尽管古琴在音乐演出中偶尔出现,但它在大众视野中的曝光度并不高,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对古琴的认知不足,从而容易将两者混淆。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古琴与古筝呢?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形制不同:
古琴体型较小,长度约120厘米,宽度约20厘米,且拥有七根琴弦。其琴面经过髹漆处理。而古筝则体型较大,长度约163厘米,宽度约34厘米,拥有二十一根琴弦。其弦下柱支撑,筝面部同样经过髹漆。
二、音色不同:
古琴通过琴体发音,音色松沉而低缓;而古筝的弦下置有琴码,因此音色更为洪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聆听古琴和古筝演奏的《沧海一声笑》来感受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三、历史渊源不同:
古琴在古代乐器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常被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所喜爱。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墨客抒感、与内心对话的载体。而古筝则更多地融入了民间俗乐,其演奏者来自社会各阶层。
我还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包含古琴知识资料的电子包。如果您感兴趣,只需回复666即可领取。希望这份资料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