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组成
一、化学式的意义与表达
化学式是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而成。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且每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化学式不仅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例如,以H2O为例: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
②表明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③代表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化学式中的数字也有其含义:
-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如2P表示两个磷原子。
- 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如H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 分子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如2CO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 化合价中的数字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如+2表示铜元素在氧化铜中呈+2价。
- 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的电荷数,如3Mg2+中的“3”表示3个镁离子,“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1.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金属单质、某些固体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
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如氧气(O2)、氮气(N2)等,需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添上角标,表示一个分子含有的原子数。
2.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书写:
通过化合价来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不同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不同,例如硝酸铵(NH4NO3)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可能不同。
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简单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下:
-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根据元素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
- 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
- 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 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 H+酸根读作“某酸”。
- 对于某些复杂物质的命名,需根据其结构和性质进行特殊命名。
四、纯净物中元素的质量关系及计算
关于纯净物中元素的质量关系及计算:
- 计算纯净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
- 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 已知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合物的质量。
还有纯度计算等相关内容。
五、从化学式获取的信息
从化学式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原子;物质是化合物还是单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