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的街头巷尾,小饰品来料加工行业如今受到了农村妇女的热烈追捧,其中边开玉便是这个行业的翘楚。
逆境中成长的创业先锋——边开玉
生于1982年的边开玉,家中有兄妹六人,家境清贫。母亲由于长期劳作身体孱弱,更不幸的是她还有一位哑巴母亲。一家人原本挤在村边的废弃烟楼里生活。
自幼,边开玉就饱受生活艰辛,仅完成小学二年级学业的她,为了分担家庭负担,早早就开始了劳作。她的日子充满辛劳与艰难。
年仅13岁那年,边开玉的父亲因病离世,她便更加坚定了自立自强的决心。她曾尝试过各种小生意,从建筑工人到搬运工,她的生活始终在挑战与挣扎中前行。
2007年的一场车祸迫使她和丈夫面临巨额外债。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压力,边开玉开始了更加辛劳的打拼。刨地瓜、砍玉米、种花生……尽管生活的每一天都如战场般艰辛,她从不曾言败。
随着季节的流转,到了2011年秋,边开玉和丈夫开始了卖煤的生意。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与坚持,让她在探索中找到了来料加工这一新的创业之路。
把握机遇,引领来料加工行业
在蒙阴街道的培训中,边开玉收获了新的启发。她开始探索来料加工行业的机会。挂牌营业、拓展店面、分店增设……心玉饰品的小小门店逐步扩展成为多地的连锁企业。
面对数十名女工的辛勤工作,边开玉的店铺不仅为她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带动了整个社区的经济发展。她们手中的珠子在花线的两端跳跃着,编织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头饰。
边开玉的故事就这样在不断地拼搏与奋斗中延续。如今的心玉饰品加工厂已成功开设了九家分店,为数百名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其年利润更是达到了三十多万元。
边开玉的辛勤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她被县妇联及发展来料加工产业领导小组评选为“来料加工示范基地”,更被市妇联命名为“沂蒙大姐居家灵活就业家庭手工业示范基地”。
无数的农村妇女在她的带领下,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通讯员王相理 记者刘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