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造业的深度观察与个验
对于制造业的困境,身为一个有六年经验的从业者,我有我的看法。这一行业,其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在于其高强度的劳动负荷,还在于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挑战。
毋庸置疑,此行业中加班现象极为普遍。尤其是在CNC(计算机数控)部门,无论是学徒、操机员还是编程人员,常常需要面对每日至少十小时,甚至包含仅半小时用餐时间的连班工作。有的工厂每月只给员工两天休息时间,这种工作强度远超互联网行业的996工作制。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非智力正常之人不会选择踏入这一行业。
在薪酬方面,此行业的学徒期工资较低,约三四千左右。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工厂以教授技术为名,实则不支付工资。操机员的工资则处于五千至九千的浮动范围内,但问题在于其稳定性与合理性。这其中的混乱程度令人咋舌。
混乱的根源在于行业内部的快速流动性。一些对机械毫无了解的人为了快速获取技术并寻求高薪,选择在多家工厂之间频繁跳槽。他们可能仅在一个小厂短暂停留一个月便要求高薪资。尽管经验丰富的操机员如我,能较快适应和解决问题,但初期遭遇的技术挑战和经验缺乏仍然令人头痛。
以个人经历为例,我曾迅速掌握调机和换刀技能,但面对突发问题时仍会感到困扰。我认为在CNC行业里,每一年都像是一个分水岭。做满一年基本能掌握操机技巧,而三年则意味着更高的熟练度。即便如此,大多数从业者仍处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
我本人在积累了三年的操机经验后开始学习编程。编程看似简单,掌握软件和刀路是基础。然而实际上,遇到异常情况时仍需深入研究和探索。我曾经依赖师傅的指导、网络资源和同行的交流来不断进步。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频繁地更换工作场所,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困惑。期间,我甚至考虑过转行。幸运的是,我的技术现在已趋于稳定,月薪达到一万左右。未来我打算继续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以期望获得更高的收入。
从CNC人员的成长轨迹来看,我们可以理解到从学徒到编程的全过程。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加工厂的看法。小型作坊的环境通常十分杂乱且脏乱差。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并非我所愿。我现在的目标是寻找规模稍大的工厂,避免加入那些环境恶劣的小作坊。
老板们靠量取胜,但质量却难以保证。这导致了他们虽然机器不停歇,却越来越不的困境。产品质量低下使得价格无法提高,而顾客又总是试图压低价格。与此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却无法转嫁给加工价格的上涨。
这一行业的混乱不仅体现在学徒和操机员的超时工作上,还表现在打工者为了改善工作环境而频繁更换工作、老板改善待遇的现象上。这也催生了临时工这一。无论是编程人员还是操机员,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整个行业的现状。
总体而言,这一行业若不进行和转型,将面临末路。我们期待着这一行业能够迎来新的变革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