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个令人担忧的事件发生在四岁的小女孩琪琪身上。她先是抱怨自己的屁股痒,随后又表示小便的地方不舒服。
在父母的细心观察下,他们她的,惊讶地发现里面藏着许多细小的“小米虫”。这些小虫子究竟从何而来?它们对小女孩的健康会带来怎样的威胁?是否会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钱江的记者随即联系了当时接诊琪琪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杨琳医生。
四岁女孩的异常情况
四岁的孩子通常拥有极佳的睡眠质量,无需夜间起夜,琪琪以前也是如此。近来她夜间频繁醒来并哭闹,她的描述也让人困惑不已。起初,父母并未太在意,以为她只是不讲卫生的习惯问题。
这种奇怪的行为每晚都会上演一两次。更令人担忧的是,几天后,琪琪开始将小手从屁股转向,并在夜间哭诉:“拉小便的地方痒。”这时,父母才真正感到了紧张与担忧。
在仔细检查后,他们决定立即带琪琪前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寻求帮助。
医生的诊断与解释
“这是蛲虫。”杨琳医生在看到琪琪母亲用纸巾包来的小虫子后立刻认出。蛲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蠕虫,主要通过-手-口的途径进行传播。雌虫在夜间会爬至口产卵,导致剧烈的,使孩子用手指并沾染虫卵,若在进食或手指时虫卵,可能引发感染。
蛲虫的危害与预防
蛲虫感染在夏季是儿童的高发疾病。杨琳医生表示,因夜间肚子痛或屁屁痒而就诊的孩子中,高度怀疑蛲虫感染的情况屡见不鲜,每月通过找到虫子确诊的案例也有十多例。小朋友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蛲虫卵,如附在玩具、污染物及衣被上,将虫卵带入,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
为了预防蛲虫感染,家长需注意保持孩子的肛周清洁,每日换洗,饭前便后要勤洗手,并使用香皂保持手部卫生。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若孩子反复感染蛲虫病,可能会出现夜惊、夜间磨牙、遗尿等症状,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家长若发现孩子夜间频繁表示屁屁痒或肚子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