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大都市的住宅限购实施,购房者需满足特定资格方能购买住宅。市场上涌现出众多40年产权的公寓,并冠以“类住宅”之名,试图与住宅划上某种联系。在公寓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往往巧妙地突出其优势而回避不足以达到销售目的。那么,相较于70年产权的住宅,40年产权公寓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购房者应当对其有清晰的认知。
无购限约束
在多数城市中,40年产权公寓不受购房数量限制。无论户籍、社保等要求,只要资金到位即可购买。
灵活
与住宅的限制不同,40年产权公寓在方面较为宽松。无论首套、二套或是更多房产,只要首付达到一定比例并满足银行条件,便可申请房贷。若名下无住宅而仅有公寓,再次购买住宅时仍可享受首套。
商业用途之便
当前创业氛围浓厚,注册公司需商业房产,如商铺、写字楼及公寓。若公寓适合注册公司及办公用途,则具有较高实用性。
价格相对亲民
公寓通常面积较小,以标间为主,面积在30至50平方米之间不等。由于价格较住宅略低,因此总价更为亲民,减轻了购房者及投资者的经济压力。
户籍无法落户
当前刚需购房者中,很多人有落户需求,尤其是涉及子女教育问题。多数城市的公寓不能落户,这成为购买公寓的一大缺陷。
高昂生活成本
多数公寓的水电燃气等费用按照商业标准收费,部分公寓无法使用天然气。由于公寓属于商业性质,物业费普遍较高。总体而言,公寓的生活成本高于住宅。
及税赋规定
40年产权公寓只能通过商业购买,且利率通常高于住宅。即便有公积金也无法使用。公寓的契税率为3%,无法享受住宅的契税优惠。
居住体验问题
由于公寓的容积率较高,每层楼往往有众多住户共享有限的电梯资源。这导致房屋采光受影响,多数公寓只能单面采光。长期居住可能影响居住体验。
产权年限差异
住宅产权为70年,属于住宅用地;而公寓产权为40年,属于商业用地。这一差异直接关系到未来公寓的流通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