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学习方法的探究,杜老师今天继续分享古诗赏析的诀窍:孩子们如何入手赏析古诗中的句子,以及如何应对这类题目。让我们一同探讨,孩子们遇到这类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
古诗词学习,从小学至高中都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我们注重古诗的背诵,借助注释来理解诗的意境。
随着学段的升高,到了高年级及初高中时期,孩子们会面临赏析古诗句子的任务。针对这类题目,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小学阶段的答题技巧
在小学时期,对于古诗的赏析,可以通过图画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针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诗,书中配有的图画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直观的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题目中一般不会直接要求赏析诗句,而是通过选择题等形式,结合图画来考察孩子们对这类问题的回答。
例如,题目可能会问:“请回答(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哪个巧手裁剪出来的?你知道是谁吗?)”孩子们在回答时,可以采用“内容+情感”的模式。
二、中学生的诗句赏析方法
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句的赏析要求也相应提高。那么,初中生及以上的学生如何进行诗句的赏析呢?又该如何回答才能得到满分呢?
以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例。如果仅回答翻译和情感,是难以得到满分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名句的赏析呢?
大家注意可以从艺术表现、内容和情感(或哲理)三个方面入手。
1. 艺术表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指出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2. 内容
内容方面指的是诗句所描述的内容以及其表达效果。具体到这个例子中,就是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的描述及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情感(或哲理)
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表述: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和雄伟抱负。
赏析古诗句子可以从艺术表现、内容翻译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先谈一谈诗句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从修辞的角度;然后说说诗句的内容翻译及其在全诗中的地位;最后再说一说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或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