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Q3季度财报公布之际,高通公司于7月30日发布了其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的利润为21.49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达61%。此次财报的发布,揭示了该公司受到“黑天鹅事件”的显著影响。除了财务数据,高通还宣布了一个与华为的重大进展——双方在专利方面达成了和解,这标志着华为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支付高通的18亿美元尾款。
根据ETSI发布的最新5G标准专利数量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为以3147族的领先地位占据首位,而高通则以1293族紧随其后。那么,为为在专利数量上领先,仍需向高通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呢?又为何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台积电断供)补齐这笔尾款呢?
要理解高通的专利地位,我们必须回顾其历史。在2G时代,当大多数厂商还在探索2G技术标准时,高通已经凭借其CDMA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当时这一技术并不被普遍看好,但高通仍坚持对其进行完善。随着进入3G时代,高通的两项技术(其中一项基于CDMA技术)成为3络的核心技术。这导致即使不使用高通的芯片,大部分希望使用3络的手机生产厂商也必须向高通缴纳专利费。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减少每年支付的专利费用,与欧洲共同推动LTE标准作为4G技术的选择。尽管如此,高通依然通过收购掌握OFDM技术的公司,在LTE标准中保持其影响力。华为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5G时代,由于高通和华为都希望在5G时代拥有更多话语权,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竞争尤为激烈。
虽然如今看来华为在5G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华为的产品仍需支持旧有网络标准如2/3/4G。这意味着其仍需使用高通的专利并继续支付相关费用。华为在制造5G芯片时也需要向高通购买关键硬件设备如射频前端和无线天线等。尽管5G已经大规模普及,但考虑到自身的多元化产品需求以及在研发中的借鉴,华为支付给高通的专利费用也在情理之中。
最近发生的华为事件也表明了与高通达成长期专利协议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商业合作的延续,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考量。根据权威机构Canlys的数据报告显示,华为在2020年第二季度已经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冠军。这足以证明华为在逆境中的强大爆发力。
随着台积电宣布将停止向华为供货,华为最大的优势——海思麒麟芯片的产量问题变得突出。面对未来可能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以及后续旗舰产品的需求,高通仍然是华为目前的首选合作伙伴。尽管联发科等其他厂商也可能提供解决方案,但在性能、体验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次事件也为的半导体芯片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国内半导体企业将借此机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以加速研发进程。虽然与台积电等国际巨头相比仍有差距,但正积极投入研发并努力缩小这一差距。
华为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坚定地走向胜利。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华为将克服当前挑战并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企业引领全球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