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风随胡马北,越枝南。无论身在何方,故土家园始终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归宿。
在南宋的之后,一位遗民诗人,他改名为“思肖”,自称“孤臣”,终身未仕。他隐于破庙之中,无论坐卧,皆面向南背对北。
他效仿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不事新朝。他擅长画兰,但从不画其根与土,因为国土已沦陷于异族之手。
他就是郑思肖,宋朝的诗人。他的名字中的“赵”字,既是他对故国的思念,也是他忠诚的象征。
“今日月不明,但梦回宋时山川。”他对故国的热爱与忠诚,都深深镌刻在他的文字之中。这首《寒菊》诗,便是他心中气节的写照。
寒菊独立于秋日之中,不与百花争艳于丛中。它的与志向在稀疏的篱笆旁展现无遗。
宁可枝头枯萎而死,也绝不屈服于北风之中。——此为郑思肖《寒菊》之诗。
简述
秋天的菊花,不与春天百花争艳。它孤傲地矗立在篱笆旁,保持着自己的高洁情操。即使花期已过,它也宁愿在枝头枯萎而死,也不愿屈服于北风的。
赏析
诗的首句“花开不并百花丛”描绘了菊花的与众不同。它在寒冷的秋天中独立开放,不同于其他花朵的艳丽。
“独立疏篱趣未穷”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气韵。在百花凋零的季节里,菊花仍然能够独自盛开在篱笆旁。
“不并”意指不合、不混同于其他;“疏篱”指的是稀疏的篱笆;“未穷”则表示无穷无尽。
“抱香”象征着诗人高洁的情操;“北风”则既指自然界的北风,也暗指蒙古贵族的。
"终身暂避于异乡之地,永远仍是汉朝百姓。"表达了宋末的文人学士即使在新朝元蒙下不显身手也仍旧怀有忠诚的情结。
结语
郑思肖,宋末的诗人与画家。他才华横溢,有《郑所南先生文集》等作品传世。他的生活虽然悲苦凄凉,但他却一直保持着对故国的热爱与忠诚。
"晴空云散去,破屋中梦断无踪。" 郑思肖终身未娶,在隐居的破庙中孤独终老。
"朝朝向南拜,只愿看到汉朝的旌旗。" 即使无人理解他的心愿,他的坚守与执着也从未改变。
"傲骨凌霜不媚俗,菊品如人品。" 辛弃疾赞其曰:“待到西风一夜霜来时,才知菊花烂漫开。”郑思肖用赞美寒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坚贞不渝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