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界与日常生活中的"鄙视链"观察
自许多年前开始,"鄙视链"这一概念就在社会中悄然兴起。不仅在汽车、包包、名表等高端消费品领域存在,甚至连手机、电视剧、游戏等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样的现象让我颇感惊奇。
在网络世界中,名表也构建起了其特有的"鄙视链"。我们时常能看到网上流传的奢侈品排名和鄙视链,如爱马仕高于香奈儿、香奈儿又高于LV等品牌序列。
当我们回望汽车领域的鄙视链时,其复杂性远超想象。以BBA(通常指奔驰、宝马、奥迪)为例,不同车型之间也存在着所谓的"鄙视链"。对于像我这样对汽车并无过多追求的人来说,这些复杂的比较实在令人费解。
在制表界,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等被公认为高端制表的代表。尽管汽车涉及众多性能与配置的考量,但在名表界,其间的"鄙视链"同样引人注目。
多年来沉浸于名表世界的我,接触到了形形的表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
钟表世界中各类表款均能找到其爱好者。无论是主流品牌还是小众表款,如昆仑、瑞宝等,都有其忠实的追随者。每个人对表的玩法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收藏古董表,有的则偏爱某一特定品牌。
无论佩戴何种表款,表友们总能找到共同话题。无论年龄大小,职业如何,来自哪个行业的表友们都能因共同的兴趣而聊到一起。
尽管如此,名表界的"鄙视链"依然存在。但这种观念的存在其实有些多余。真正热爱钟表的人不会因品牌或价位的差异而产生心理上的高下之分。
一些初入钟表界的玩家可能会因为了解有限而盲目评判表的优劣。例如,仅以保值性或机芯的优劣来评判表的品质。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他们逐渐明白钟表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过于看重名表的人也容易将名表看得太重。在投入大量金钱后,他们往往希望通过名牌来展现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品味。特别是在年轻气盛的年纪,特别在意他人的眼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人们逐渐明白生活的重心应是如何过好日子。名表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点缀。如今的我更倾向于购买自己真正喜欢的表款,无论其品牌大小或价位高低。
对于网络上流行的“适合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是劳斯莱斯,第一只表是百达翡丽”这样的调侃,实则是对“鄙视链”现象的一种讽刺。现代社会中,许多事物都被赋予了过多的标签和比较标准。
"鄙视链"虽在部分人群中存在并影响其行为决策,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超越这些束缚,只关注自己真正喜欢和需要的事物。
生活就是由一个个的选择构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钟表或是其他任何事物,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并喜欢就是最好的。
我们应该不被“鄙视链”所左右,而是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
无论身处何种领域或面对何种选择,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