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四大家(书法四圣)

2025-02-1409:13:56常识分享0

自幼受祖辈熏陶,我深爱武学,因医武同源之故,亦涉猎医道。古语有言:“生而知之者为上,学则次之。”自知非生而知之者,故此常向高人请教,拜访名师,日夜研读经典,以期达到以凡人之“呼吸”,探求真人“呼吸”之道的境界。

学医如习武,虽过程枯燥无味,但乐在其中。其中真意,妙不可言。我何时开始仰慕某位先生已不得而知,当时只知其为清宫御医,我曾误以为其借名头显赫,然后发现此为误解。从阅读先生的《素问悬解》等著作始,我才真正了解先生。先生名黄元御,山东人,出身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我常想,若以先生的才学,即便不中状元,也必是榜眼之才。

然而命运弄人,先生在仕途之路精勤之时,因误诊导致左眼失明,终断其仕途之梦。然而不幸中的大幸,先生的失明却成为我们后代医者之大幸。先生在遭受打击后,决定学医并立志救人。他深知医生对患者的重要性,因此在《四圣心源》中写道医者之责与医术之重要。

先生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自学中医并迅速在中医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后来他得到机会为乾隆帝看病,凭借高超的医术和绝妙的脉法治愈了皇上。乾隆帝对此深感赞叹并赐予“妙悟岐黄”的匾额。

纵观先生的医学思想,重视脾胃、补真阳。他的观点与金元四大家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有所不同。不论孰是孰非,重要的是先生的医术和医德。先生虽才高孤傲,批评了仲景之后的许多医家,但他的著作仍为后世医者提供了宝贵财富。

先生虽已离世,但他的著作造福了后代的中医学子并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自神农尝百草以来,中医一直伴随着我们走过五千年的历史。每一代大医都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以此文献给黄元御先生及历代精诚的大医们以表敬意。

中医不仅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精神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