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的时光里,大约公元前3400年的三皇五帝时代,乍得湖的水域广袤如同海洋,覆盖了大约40万平方千米的疆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尤其近现代的岁月里,乍得湖的面积逐渐缩减,但仍然维持在数万平方千米的规模。
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时期,乍得湖的水流曾漫溢至贝努埃河,顺流东下成为尼罗河的源头之一,尼罗河作为非洲最长的河流,乍得湖在其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了1960年,乍得湖的面积约为2.6万平方千米,失去了非洲第一大湖的称号。这个数字仅代表雨季时的面积。每年从11月开始,乍得湖逐渐缩小,到了旱季其面积几乎被太阳蒸发掉一半。除了强烈的阳光,地处撒哈拉大沙漠南部的地理环境,使得沙漠的干燥气候也对乍得湖的水分造成了吸收。
令人难忘的是1986年的那次千年旱季,使得乍得湖的面积缩减至史无前例的27方千米。而到了21世纪的2020年,乍得湖的面积约为1540平方千米,水量约为6.3立方千米。
乍得湖的特点是平均深度仅1.5米,其湖面周围环绕着沼泽地。一场大雨都可能导致湖面积的显著增加。湖边土地曾是肥沃的芦苇地,是众多鸟类的栖息之所,在此安居乐业。但随着渔民和农民数量的增加,大面积的土地被用于灌溉和开垦,加上木材被砍伐用于建造房屋和渔船、生火做饭等用途,即使是最肥沃的土地也难以承受这样的过度开发。
乍得湖位于四个的交界处,这四个分别是:乍得、喀麦隆、尼日利亚和尼日尔。乍得国得名于其国内的乍得湖,其国土面积在我国可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新疆。
沙里河是乍得湖最大的水源,约95%的乍得湖水来自这条河流。沙里河长约949千米,主要流经乍得境内。大多数乍得人口生活在沙里河及其支流河畔。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沙里河流域的淡水需求量也在增加,因此修建了许多水库用于灌溉和生活用水,这进一步减少了乍得湖的水源。
如今,乍得湖在非洲的面积和水量排名已经不再靠前。非洲最大的湖泊是维多利亚湖,其次是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尽管如此,乍得湖的水位下降趋势仍未得到缓解。如果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干预,不久之后乍得湖或许将完全消失。
与此在亚洲还有另一个与乍得湖有着相似命运的湖泊——咸海。咸海曾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但在1960年时其面积仍有6.8万平方千米。然而到了2008年,咸海已经成数个小型湖泊,总面积缩小至约3300平方千米。原本完整的咸海结构逐渐消失,被分割成北咸海和南咸海两部分,而南咸海又进一步为东咸海和西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