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电视市场已步入4K时代,其普及为消费者带来了卓越的视觉享受。多数人在选购电视时,都将4K视为必备标准,而厂商也常通过播放高清宣传片来展示4K分辨率的画面。当消费者将电视带回家后,却发现画质与在店内试看时有所不同。这是为何呢?
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关于画面分辨率的基础知识。
720P的分辨率是1280×720。
接着是1080P和1080i,它们都拥有1920×1080的分辨率。其中的“P”和“i”分别代表“逐行扫描”(Progressive)和“隔行扫描”(Interlace)。理论上讲,1080P为最高清标准,其画质更为清晰。
再来看“K”的差异。4K的分辨率达到了3840×2160,而8K更是高达7680×4320。这里的“K”指的是视频像素的列数。
在数字媒体的时代,视频平台的画质分类也尤为重要。常见的有标清、高清、超清以及蓝光等。
其中,UHD(超高清)主要指4K和8K;HD(高清)则涵盖720P、1080I和1080P等。而SD(标清)是物理分辨率低于720P的视频格式。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清晰度标准各异。不同网站的画质效果会有所差异。
常有人误解蓝光即为分辨率。实际上,蓝光(Blu-ray)是一种接替DVD的高画质储存媒体,利用蓝色激光进行数据读写。它是一种储存技术,与分辨率无直接关系,但1080P内容常由蓝光内容压缩而来。
4K电视的分辨率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最数的代表。实际上,决定影像画质的另一关键因素是码率。码率越高,电视画面的清晰度越高,越接近原始画面。但高码率也意味着需上传更大数据量,增加带宽成本。视频网站常采用限制码率的方式,导致高清、超清视频多为高分辨率、低码率,难以达到标注画质标准。
以1080P画质为例,国内视频网站的码率大约在5Mbps左右,而Netflix则可能达到16Mbps左右。这码率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画质的清晰度。
若想体验真正的4K画质视频,最好下载后于支持4K分辨率的设备上观看。真正的4K影片资源占用空间大,需超大储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