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旅程,犹如波涛起伏的海洋,既有风平浪静的时刻,也不乏波涛汹涌的挑战。
在这样的岁月里,我们需要找到生活中的那几许安慰与快乐,品味人生的趣味所在。
人生的三大乐趣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正如《老子·俭欲》所云:“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方能长乐。
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虽享尽世间繁华,但他坦言,纯粹的幸福时刻其实寥寥无几。而明朝的胡九韶虽家境贫寒,却因知足而常乐。他感恩于太平岁月,无兵乱之忧,家人无大病之苦,有衣穿有饭吃,便觉得幸福满满。
林清玄曾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常想一二。”快乐其实很简单,往往就在身边。睡在柔软的,吃着父母亲手做的饭菜,听着爱人的情话,与孩子共度欢乐时光——这些都是知足的幸福。
自得其乐的智慧
夏目漱石曾言:“无论在何处,倘不自得其乐,则生活无意义。”汪曾祺无论身处何地,总能发现生活的乐趣。
在农村劳动时,他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波尔农的天蓝色、采到大蘑菇的喜悦、插花度过的悠闲时光。即使生病住院,他依然期待出院后的生活,心怀对生活的热爱。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写道:“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他希望通过温柔的眼光看待世界,自得其乐地生活。
苦中作乐的人生哲理
佛家有言:“众生皆苦。”然而苦中作乐并不是自欺欺人。
唐朝的寒山虽历经家道中落、的绝望,但他并未沉沦。他通过读书、卖茶、挽舟、做草鞋等方式,过上了三十年的田园隐居生活。即使面对更大的苦难,他也未曾放弃,最终选择出家为僧。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学会在困境中苦中作乐,看淡身边的苦难,我们才能更平和地面对生活。
人生的三大乐趣——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这些快乐并不遥远,就隐藏在寻常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