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表)

2025-02-1418:40:07常识分享0

近年来,各类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关于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这一类题目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它涉及了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相对原子质量、氢气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多个知识点。

金属与酸反应的基本情况概述

① 当等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时,即酸过量(足量)。

② 当等量的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反应时,酸不足(金属过量)。

在初中化学中,常被考察的金属有四种:镁(Mg)、铁(Fe)、锌(Zn)和铝(Al)。

  1. 首要任务是判断金属和酸的量。通常通过题干中的“少量”、“足量”、“过量”等词汇来判断。反应中最终产生的氢气量由反应物中量较少的物质决定。
  2. 在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时,需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纵坐标通常表示产生氢气的量,而横坐标可能是时间(s)、消耗酸的质量(g)或消耗金属的质量(g)。
  3. 多种金属与稀酸反应时,反应速度(即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量)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越快。
  4. 当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最大量由金属本身决定。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当金属化合价相相同质量的金属,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
  5. 在多种金属与足量稀酸反应中,若部分金属过量,通常是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金属(在化合价相等时,Al可视为18)会过量,而相对原子质量大的金属会先反应完。

具体反应对比

对于相同质量的Mg、Al、Zn、Fe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同种酸反应:

① 反应速率顺序为:Mg > Al > Zn > Fe。

② 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l > Mg > Fe > Zn。

提供以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下面是最近三年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的真题。感兴趣的同学可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