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iPhone 14系列已然成为历史,而关于iPhone 15系列的种种爆料逐渐浮出水面。从取消Plus版本、重新引入Mini机型,到全系标配钛合金边框,再到横空出世的“超大杯”iPhone 15 Ultra,各种消息让人目不暇接。
在众多真假难辨的信息中,有一条消息显得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下一代iPhone预计将采用Type-C接口。这一消息基本上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早在去年10月初,欧洲理事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自2024年秋季起,Type-C将成为地区销售的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标准充电接口。
尽管苹果采用Type-C接口,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通过配件的念头。据数码博主爆料,尽管iPhone 15/ Pro/ Ultra系列采用Type-C接口已成定局,但苹果为此特别设计了一颗interface IC。这意味用户不能期待随意使用一根Type-C数据线为iPhone充电或传输数据。
那么,这颗神秘的interface IC是什么呢?所谓interface IC(接口电路),是一种用于管理设备间信息共享协议的芯片。自苹果2012年推出MFi认证系统以来,第一方和MFi认证设备的接口/连接器中均包含这种小型IC,用于验证连接部件的可靠性。
苹果似乎打算将MFi认证体系移植到Type-C接口上。这意味着即使iPhone 15系列配备了通用Type-C接口,除了产品附赠的充电线外,用户仍需购买苹果官方提供或通过MFi认证的充电器/充电线才能为设备充电。这无疑是苹果规避新规的最符合其利益的策略。
虽然这并非苹果首次尝试使Type-C接口私有化,但他们在不断尝试中寻求平衡。例如在WWDC 2022上,苹果发布了测试版的macOS Ventura系统,并加入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控制。用户必须在电脑中手动授权Type-C接口传输数据,否则该接口将只能用于充电。这一功能针对的是与苹果关系不紧密的外设,对授权外设并无影响,但也显示了苹果在软件层面限制设备电流/数据传输的能力。
回顾MFi时代,使用非MFi授权的数据线给手机充电可能会出现“弹窗”现象。如今看来,即使在iPhone改用Type-C接口的时代,苹果依然有能力通过软件方式限制用户的充电行为。对于苹果来说,Type-C接口的通用性并不会阻碍其营收增长。
有的读者可能会疑惑,为何一向以“科技引领者”自居的苹果会在接口这种细节上如此固执?答案很简单:利益。资料显示,苹果每年依靠MFi认证收取的专利费高达30亿美元以上。即使更换为Type-C接口,苹果依然可以通过控制配件生态来保证收益。
尽管Lightning接口在历史上为苹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如今它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相比之下,Type-C接口因其极高的兼容性和开放性,正成为I/O接口的主流选择。在Type-C接口即将取代Lightning接口的趋势下,苹果需要权衡体验与收益的关系。
iPhone系列采用Type-C接口并不意味着果粉的体验会有显著提升。目前Type-C接口标准规范混乱,各家厂商的兼容性参差不齐。即使苹果不使用MFi认证芯片,如果效仿国内厂商推行私有协议,用户仍需携带多根不同类型的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