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豪:白居易
小舟轻摇,娃儿撑船,悄然采莲归。
天真无邪,不留痕迹,浮萍一路铺展开。
译文解读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孩童乘着小船,悄悄地从湖中采回白莲。
由于孩童的纯真,他没有意识到要隐藏自己的行动路径,所以小船划破的浮萍在水面上铺展开一条明显的轨迹。
注释解析
小娃:此处的孩童,无论男女皆可称之。
艇:即小船,是孩童采莲的交通工具。
白莲:指白色的莲花,是湖中主要的采收对象。
踪迹:在此处指的是小船划破浮萍所留下的轨迹。
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其椭圆形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下方有须根,夏季时开白花。
诗篇赏析
此诗宛如一部静谧的短片,捕捉了孩童采白莲的片刻时光。
从孩童撑船入画,至归去只留划破的浮萍,既有景色描绘,又有行动与心理刻画,逼真细致且充满生活。
孩童的天真、幼稚、活泼与淘气在诗中跃然而出,形象栩栩如生。
白居易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写诗,此诗亦如口语般自然流畅,却又饱含韵味,读后令人莞尔。
在这荷花盛开的夏日,孩童的生活细节被白居易捕捉并呈现在诗中。
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了孩童的纯真与无邪,整首诗如同一曲清新的田园牧歌,令人回味无穷。
白居易作为唐代的大诗人,擅长于以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与情感。
无论是他的长篇叙事诗还是短小的诗篇,都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与情感。他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内容丰富多样,是唐代文学的瑰宝。
关于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
白居易曾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他的作品集《白氏长庆集》流传后世。
白居易的诗歌中不仅有深刻的思想与情感,还有许多描绘日常生活的小品诗作。
他以细腻的笔触和通俗的语言展现了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真实。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安详离世,他的诗歌将永远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