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是教师精心备课后的教学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执教者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详细阐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接下来,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这不仅是教学的艺术表现,更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有效教学活动。
“说课”建立在备课的基础上,它是一种特定的教研活动。在说课过程中,执教者通常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讲述为主的方式,针对具体课题,系统地分析教材、学生等情况,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这一过程旨在促进同行间的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一、素材的搜集与选用是基础
在确定课题后,说课的内容是否深刻、生动,能否吸引人、说服人,关键在于材料的搜集和选用。这需要依据教学课标、教参分析,参考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原则,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包括他们的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为了突破或分散难点,还需要准备相关的铺垫材料。
二、内容的锤炼与结构的清晰是保障
说课的内容要经得起推敲,必须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说课的“灵魂”,一切都要服从于教学目标。要准确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关键
将经过锤炼的说课内容按照它们的内在逻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形成说稿。这一过程需要说课者具备深厚的加工处理能力,能将各种要素相互关联,容纳于说课范畴和轨道之中。这样,可以说课者的思维模式就形成了,说课也会因此更加深刻、更加熟练。
四、视觉材料的运用是锦上添花
在说课过程中,恰当使用视觉材料可以使说课呈现生动、精彩的局面。统计表明,结合使用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接受信息效果最佳。在说课前应设计好使用视觉材料的时间和手段,如板书、投影仪、演示实验、多媒体等,使之与说课内容有机结合,增强说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