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不全的成因,大致可归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生理性因素。声带疾病,如声带小结、息肉等,以及天生闭合不良或喉部疾病,均可能导致唱歌时音准不稳。听力上的障碍同样会影响音准的判断,对于天生听力受损或存在问题的个体,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较低,识别音准较为困难。虽然因生理原因导致的五音不全情况相对较少,但也不可忽视。
第二类则是非生理性因素。这包括听觉不敏感,即耳蜗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感知度不足,导致无法准确歌唱。发声方法的错误、唱歌技术的不达标、发声位置偏低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声音的跑调。情绪和身体状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休息不足、心情低落或身体不适都可能影响到唱歌时的音准。
那么,五音不全是否还有救呢?
鉴于五音不全的成因多样,对于那些在唱歌时跑调的人来说,是否能够完整准确地唱完一首歌,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要不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音准问题,纠正唱歌跑调的情况是可行的。
关键在于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并保持耐心和反复练习。这就像学习英语一样,需要持之以恒。还需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避免盲目跟唱和大声跟唱。虽然跟唱是一种常见的学歌方式,但对于五音不全的人来说,这种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他们的歌声可能直接进入内耳循环,导致难以辨别自己的音准,因此应避免盲目跟唱或大声跟唱。
避免听刺激性声音。五音不全的人在音准上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应避免听高频或重低音等刺激性声音,以减轻对音准纠正的不利影响。
寻找合适的听觉练习设备。要纠正音准问题,首先应确保听到的是在调上的音乐。电子琴因其无泛音而成为极佳的练习音准工具,经过音准矫正的钢琴也可用于此目的。现在有许多音乐软件内置了钢琴琴键功能,可提供准确的声音反馈。
五音不全并非不可改变的问题。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加上合适的听觉练习设备辅助,便有望改善音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