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什么及(屈什么什么下)

2025-02-1503:02:37生活经验0

语文教材研读与注解探讨

一、关于《陈情表》中“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的“僮”字解读

在新编高中语文教材2020年6月首版的《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九课《陈情表》中,关于“僮”字的注释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课本第70页,课释16解释为:“僮,指儿童、小孩子。”通过查阅《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汉语词典》,我们发现不同的解释。

据《汉语大词典》,“僮”有多个义项,其中第四条解释为“童仆的通称,如书僮、琴僮”。而《古代汉语词典》则列出了“僮”的三个义项,其中第二条为“奴婢、奴仆”。结合上下文语境,这里的“僮”并非指李密的什么亲人,而是指为他照应门户的受的未成年人。解释为“未成年仆人”更为准确。

其他版本如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及杨金鼎主编的《古文观止全译》也均将此词解释为与仆人、奴仆相关的意思。教材中的这一注释存在欠妥甚至谬误之处。

二、关于“猥以微贱”中的“猥”字解读

课文第71页的注释4将“猥”解释为“谦辞,辱”,然而通过对古代汉语词典的查阅,我们发现这一解释并不全面。例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注解为“猥,鄙,谦词。”而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则列举了“猥”的多个义项,其中包括作为谦辞使用的情况。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古文中,“猥”既可作谦辞使用,也可作敬辞使用。在特定语境下,“猥”表达的是对自身的谦逊态度,如王维的自述“猥不敢相烦”。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使用,则是对他人的敬辞。课文注释中的解释过于狭隘,没有全面反映“猥”字的用法。

三、关于“所见明知”中的“见”字解读

对于课文第71页注释38中“见,表被动”的解释,我们持有疑问。经过分析,这一解释似乎并不符合句子的上下文语境。实际上,“见”字在此处并无被动的含义,而是主语“我”的表达。若将其解释为被动句,主宾关系则被颠倒。

句子结构上,该句与后文句式相同,若一句为被动句,另一句也应为被动句。然而教材却将两者处理得不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综合以上分析,“见”字应解释为表达主语的词,而非被动的标志。